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耐心是投资的重要品质

(2019-03-06 12:32:30)
标签:

股票、

大投资家巴菲特喜欢用生活中的现象或者寓言来进行比喻和说明他的投资思想,其中“以静待动”就是他投资战略中最重要的因素。例如,巴菲特将这个动作的要点比作打棒球,他说

当价格对公司(或股票)来看都在高高在上时,我们尽力遵守泰德·威廉姆斯(Ted Williams)式的纪律。在他的著作(击球科学》(The Science of Hitting)中,他把击球区切割成77个格子,每个格子都有棒球那么大。他说,只有当棒球处在他的“最佳”格子中时,才能使他打出0.400的击球率;如果他接到的球处于他的“最差”点(击球区的外下角)的球,就使他的击球率减少到0.230。换言之,等待最合适的抛球,将意味着(你可)步人名人堂(Hallof Fame);(相反)你不分青红皂白地挥臂击球,将意味买了去小棒球联盟的车票。如果这些抛球全然不在击球区,我们看到的公司(抛球)就会打到外下角。如果(对这样的球)我们挥臂击球,我们将锁定在低回报上。
(引自《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股份公司教程》第二章 公司财务与投资)

巴菲特式价值投资的核心要点就是(1)找到符合持续成长的优秀公司,然后(2)你要耐心等待,当且仅当其内在价值高于价格并留有安全边际时(即抛球进入最佳格子时),(3)采取集中资金的方式下手投资(挥棒)。然后(4)再耐心等待,且只关注这家公司是否能够继续保持其经营来提高绩效。
巴菲特的搭档查理·芒格则用du马来比喻投资。他说,尽管赛马的结果不可预测,但有些du徒总能赢钱

所有赢得du马的投客们的共同点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他们投得很少。上帝没有给予人类总是无所不知的天赋,但是上帝给予了那些努力工作的人,即那些仔细研究,寻找错误定价投注的人们--偶尔发现的机会。聪明的人会在这些机会上狠狠下注。他们有胜算把握就下一大笔注。其它时间里他们不下注。就这么简单。
《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的智慧箴言录》第二讲 论基本的、普世的智慧

等待和耐心是大投资家的重要投资品质。在主题变化多端,信息满天飞的股市,学会聚精会神的关注自己能够理解和擅长的赛道上,等待机会到来再下手,这样的投资收获其实要胜过你去或猜测捕捉别人的行为的投资。芒格说

在我看来很明显的是,赢家下注时必定是非常有选择的。我很早就明白这个道理,我不知道为什么许多人到现在还不懂。······我不知道有谁通过行业轮换而真正发大财。也许有些人能够做到。我并不是说没有人能做到。我只知道,我认识的富人(我认识的富人非常多)并不那么做。

杰西·利弗莫尔被称为是世界上著名的交易家,但利弗莫尔也非常重视耐心和好的机会来临,只有这个条件成立时他才出手。他在反思他错失了100万美元的交易时说,两个关键原因造成了这个交易的大错误,第一个就是“我没有耐心等待心理时刻的到来,在价格合适的时候开始我的操作”,在《伟大的作手杰西·利弗莫尔操盘秘诀》一书中他说

优秀的投ji家们总是在等待,总是有耐心,等待着市场证实他们的判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谚语“你能赢一场马赛,但你不能赢所有马赛”。市场操作也是如此。有时候,在股票上进行投资或投ji,能赚到钱,但在一年中,不可能在每一天或每一星期的交易中都赚到钱。只有鲁莽汉才会这样做。

巴菲特、芒格和利弗莫尔都是市场上被大家赞赏的大投资家,虽然二者的风格不同,前者为公司价值投资者,后者为股票价格投机者,但是对于许多投资人缺乏耐心,频繁交易,指望每天都能够把握行情机会,抓到大黑马的幻想都是持批评态度的。
值得指出的是,巴菲特和芒格强调在等待中,关注公司的内在价值是否在价格上打折的机会,而利弗莫尔关注的是股票价格的信号是否被市场的因素所验证(例如一个新闻或事件是否对市场心理产生共鸣,趋势是否形成,是否符合主题风格,能够引起市场跟风等等),二者的投资风格和交易策略是完全不同的,切不可混淆使用。但是在集中少数股票及其等待好机会(好球或者被市场验证信号)出现后,再进行投资这一点上,利弗莫尔与巴菲特和芒格的观点如出一撤。
利弗莫尔在《伟大的作手杰西·利弗莫尔操盘秘诀》一书中的第三章说道

还要记住,一开始就在股市上四面出击,是很危险的事情。我的意思是,不要“同时在许多股票上都建立头寸。专心做几只股票比同时做很多股票,容易得多”。我在很多年前就犯过这种错误,赔了很多钱。

投资实战中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聚焦和集中在少数公司股票上来投资。也许大家还是喜欢围着市场的呼喊声东选西换,结果是赚了指数没赚钱吧。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越凶

几千年前老子就告诉我们要有“致虚守静”的功夫。主张人们应当用虚寂沉静的发境,去面对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老子希望人们能够了解、认识这个规律,并且把它应用到社会生活之中。无论是价值投资大师,还是伟大的交易作手都告诉我们,以静待动,聚焦在少数的股票上,等待机会来临再而行动,就是老子说的“归其根”吧。
2019年3月5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集中投资要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