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股价改变了预期,还是预期改变了股价?

(2010-07-29 21:50:22)
标签:

股票

分类: 证券

究竟是股价给了人们乐观的预期情绪,还是预期改变了股价?在7月2日上证指数下跌至2319点时,市场还有很多悲观的观点,甚至有悲观至1600点。当时只有中信证券率先发布的观点是市场进入反转时期,而大盘根本不给于理会,继续下跌,弄得中信的策略分析师于军先生也不得不说,只有我们独家在孤独的坚持。然而今日回头看,这20个交易日中,只有4天是阴线,其余16日都是阳线,股市的政策没有大的变化,上市公司早就有一批在预告业绩预增,很多公司质地也没有变化,为何股价定价就在6月和7月不同呢?

投机商斯托兰尼在《这就是股票市场》一书中描述:

“一般来说,消息不产生价格波动,而是价格波动产生消息,这无论在巴黎、伦敦还是纽约都一样。一天的交易结束后,每一个人都在为当天的价格变化或者趋势反转寻找借口,而这些借口是他在两小时钱怎么也想不到的。”

这个描述非常形象地表达了股市的特征,特别是信奉价格研究的投资者的特征。让我们看看中兴通讯,4月30日受到印度限制中国通信设备进入的消息影响,股价率先于指数下跌,之后一路下跌,其中TD四期招标的因素接踵而至,投资者又担心中兴的份额受到影响,真可谓国际国内双重担忧。然而,其中,中兴也有许多在开拓国际市场上取得进展的信息,但是一点也不能引起市场的兴趣,股价一路下跌至18元附近。然而7月份,在市场最悲观的时候,股价又缓慢地上升了23%,其中并没有更多的信息,包括印度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没有完全消除,TD四期招标结果已经出来,份额确实有所下降,那么为何股价反而上升了呢?

假如投资者奉行的是市场是有效的,也相信股价就是代表了价值,并早就将信息体现在股价上了,那么跟着市场走永远是落后的。无数的“有效市场”学术理论研究表明,人们无法预测股价,如果真的要预测,无疑类似于猜硬币。巴菲特先生对这个理论列举了一个掷铜板的游戏来说明。他假设有2.25亿美国人参加一场掷铜板竞赛,每天每位参与者都要赌一美元,猜掷铜板的结果是正面还是反面,输的人把1美元给赢的人,隔天赢的人再把赢来的赌注给押上去。根据机会法则,经过10天的掷铜板游戏后,只会剩下22万人继续参加竞赛,其中每个赢得的赌注会稍微高于1000美元。然后,游戏越来越刺激;再经过10天,只剩下215人留下来,这时每个人的筹码已经高达105万美元。

巴菲特认为,这一小群赢家会认为自己的技巧出类拔萃,有些人甚至会试着写书,书名也许就是《我如何在每天工作30秒,20天内把一美元变成100万美元》。他们会质问心存怀疑的财务学者:如果这是无法达成的,为什么世界上有215位像我们这样的人呢?巴菲特进一步指出:“……然后,某些管理学院的教授可能会粗鲁地说,如果是2.25亿只大猩猩参加相同的游戏,结果大致也会一样,即最后只剩下连续20次赢得掷铜板游戏的215只自负的大猩猩。”

既然无法猜测股价,价值投资者信奉的就是不应该被市场先生所利用,而应该盯着公司的基本面是否真的会发生逆转,并对格雷厄姆所说的影响公司的“质量因素”不断进行评估。因为那些涉及公司竞争优势的因素不会因为个别的市场因素而改变公司的质地。当然,从防守的角度,价值投资者也不赞成豪赌式的建仓买入,那样的话必然会随着市场的波动出现组合的波动,科学的策略是认定公司价值后,在评估这些市场因素并不会改变公司竞争优势以及价值时,趁着股价下跌后不断买入。

从目前市场的强势特征看,显然新资金仍然不可罢手,大部分调整都在盘中完成,因为,股价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情绪变得越来越乐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