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何全世界都有人惧怕看牙医?

(2019-01-30 22:16:37)
标签:

牙疼

牙医

荒岛余生

心理分析

夏渊

分类: 心理分析

前一段时间一直牙疼,直到忍无可忍,抱了准备疼晕的态度看了牙医,做了根管治疗才给彻底解决。

想起汤姆·汉克斯主演的《荒岛余生》这部经典的孤岛生存影片,让我最有感触的不是令人窒息的孤独,不是那个精神陪伴的排球,更不是主角查克对荒岛环境的适应能力,而是那个拔牙的情景,看得真让人揪心。

查克在出发前就已患牙病,但一直拖,时好时坏,不愿意见牙医,他在荒岛上备受牙疼折磨后感叹道:“想起以前逃避牙医就像逃避瘟神般”“只求这个山洞有个牙医,事实上,真希望自己就是个牙医”。

为何全世界都有人惧怕看牙医?

为何全世界都有人惧怕看牙医?

牙齿的疼痛可以轻而易举地体验到地狱的感觉,查克实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做出了惊人之举,他用冰刀塞入嘴巴,对准那颗坏牙,用石头重重撞击冰刀,硬生生的把坏牙给撬开,结果直接疼晕掉。

这个场景起先让我很震惊,这得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在没有麻醉的前提下自己拔牙?

但想起我自个悲剧牙疼经历,能深深的理解查克拔牙这个惊人的壮举。

想起我在剧烈的牙疼中挣扎了一个月后都心有余悸,那人生中最痛苦最黑暗的一个月足以铭记在心,居然能连续撑一个月,连牙医都佩服我是个能杠的人才。

真是最需要什么,就会最关注什么。

如果换着我在荒岛上经历持续的牙疼,我也会做出直接把牙给敲掉的疯狂举动,因为巨大牙齿疼痛感已经跟没有麻醉直接拔牙的疼痛程度相差无几,人在持久的疼痛下首先想到就是尽快结束痛苦,这是本能的自我保护,再强大的毅力也顶不住牙疼的威力。

可现实中,我与牙医聊天得知,有相当一部分人跟我一样,牙疼非得拖到快要疼死的地步或者已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才想起牙医。

都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命,但牙疼是最容易让人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事,毕竟牙齿的疼痛很多时候会“自愈”,或者说吃点甲硝唑之类的药可以解决,于是,牙疼了,忍一下,一夜过后,不疼了,也就以为好了,然后该干嘛干嘛,就像没疼过一样。

如此,日积月累,牙病久拖不治,最终只能每况愈下,跟我一样,疼得无法自愈,只能乖乖就医。

                 为何全世界都有人惧怕看牙医?

似乎全世界都有人对看牙医深感恐惧,不到万不得已,不到疼得死去活来,宁可自己死扛也不愿意就医。其实,人对特定事件的恐惧不是与生俱来,就惧怕看牙医而言,是有原因的:

1、看牙时未知的恐惧。试想,当你张着嘴巴,任凭牙医在你嘴里捣鼓,那种尖锐的器械,长而弯的针头,让人颤抖的电钻声,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触痛牙神经,总有一种恐惧的想象空间,即使上了麻药。越是害怕,注意力越会关注疼痛,结果,疼痛感觉阈限减小,对疼痛的敏感度加强。

2、儿时的看牙医经历。儿时由于牙医技术一般,很难做到在全程无痛的情况下治疗,有些牙医操作简单粗暴,那种疼的哇哇大哭的儿时记忆让人对牙医心生恐惧。

3、父母的恐吓教育。父母为了让孩子保持健康的牙齿,减少吃糖的频率,动不动以“要去拔牙”来吓唬,因为孩子最怕疼,还经常举一些隔壁某某惨痛的例子,往往给孩子带来看牙医是很可怕的负面认知。

 4、影片的影响。一些影视剧、动画片等对于牙医、牙科诊疗等场景戏剧性或夸大性描述,比如动画片《海底总动员》牙医诊所里的那个牙医给病人弄牙时,病人剧烈疼痛叫喊的画面,真是隔着屏幕都感到疼,如此,人们容易形成"刻板印象":无意识的将看牙医与疼痛、恐惧相联系。

就我这次看牙医经历,也有类似的惧怕感,但经历过三次的治疗,完全没有自己想象的恐惧,整个过程基本没有疼痛感,最值的是从此告别了那颗坏牙的长期折磨,终于过上正常饮食吃饭的日子,就一个字:爽。

至于,牙病久拖不治的恶果,网上去翻翻例子吧,弄不好,不是疼起来要命,是真会要命。

(文/夏渊  图片前二来源电影《荒岛余生》截图,第三幅图来源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