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公交车上听到有人在议论给老师送礼的事,有个人说:“一个老师一千块的礼,三个主课老师花了三千块,快一个月工资喽”,明显听得出来谁都不愿意,但谁都不敢不送,好像谁不送,谁家孩子就要落后,深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你要是问理由,基本回答一致:人家都送,你敢不送?不送的话,老师对自个孩子照顾得就会少,就会有偏见。听这么说,好像老师都是势利眼,利多就对孩子用心多一点,难怪不少人感叹:“教师节”快变成了“敛财节”。这是一种很有意思也很值得反省的社会现象,恐怕也是一种特殊的国情,没必要在此大谈特谈教师节应如何如何做,就谈谈我当年当老师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收礼的感受到吧。
坦白讲,三年的教师生涯,教师节并没有受过什么家长的礼,也没必要。记得07年的时候,那时我担任九年级班主任,教英语,我发觉班里有一学生经常迟到,她老是说离家太远,有时候作业也忘做,她称回家要照顾弟弟,要帮家里做事,少有时间学习,于是我安排好时间放学后跟她回去家访,也没有跟家长打招呼,主要是想了解真实情况。果然如学生所说,学校离她家确实很远,做公交需要一个多小时,相当于穿越半个南京城。到了她家,只见她父母开了一家不算太大的蛋糕店,正在忙碌着,家长见我非我常客气,停下手中活,邀请我坐下慢聊。在家访过程中,我感觉到家长有留我吃饭的意思,我就加快家访进度,并明确说明来意,不会留在这里吃饭的,而且称晚上已经约好(实际上是回家吃面条),家访完毕,家长见我执意要走,也不好挽留,不过临走的时候,家长送我一盒蛋糕,我跟家长说真的没必要,我是来了解孩子的情况的,家长非常热情,一定要让我收下,我就说要付费购买,家长就显得不太高兴,并称蛋糕上已有我名字,专门为我做的,非得让我收下,再三推辞下,只好收下,那种场景,你如不收,就是看不起他们家了!回去,一路上拎着蛋糕,感慨万分,虽然蛋糕不是很值钱(大概9寸,几十块钱吧),但却是家长一片心意,更是一种期望,直接拒绝反而会给家长带来难堪或者说是压力,不过,这件事后,我再也没去学生家里家访过,需要了解孩子的情况,直接通知学生家长到学校里来即可。因为,你直接去学生家里很难保证你就不是“醉翁之意不在家访”,就算你没那意思,人家家长也可能会误解你过来的意思而不得不意思意思,到时你很难确保原则!
所以,作为教师,你要是不想让家长送礼就直接在上班期间学校办公室里谈(操场就算了,冷不防一张卡就到你口袋了),哪个家长愿意在办公室当着大家都面送礼呢?除此之外,别说家长送礼不好意思推,潜意识中想要的吧,甚至是满足贪欲的借口,尤其是今天,这个本应该受到尊敬的教师节,却变了味,不正是教师自身的问题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