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强人易让男人患“彼得·潘综合征”

(2013-07-16 22:26:57)
标签:

依赖的男人

彼得·潘综合征

女强人

长不大

杂谈

分类: 情感心理

http://s13/mw690/4fe36c2fge1a1c9cedd3c&690

今天扬子晚报和现在快报都报道了这样一位奇葩男人:他,三十岁,本该是“而立”的年龄,但根本看不出成年人应有的担当,为人处事像个小孩,没有主见,啥事都得听妈妈的或者老婆的,动不动会说“妈妈这事怎么办?”“我只听老婆的”等之类童年化的话语,而她妻子是个“女强人”,事业上颇有成就,在家所有事物大包大揽,结果,这男人啥都不会,自理能力非常差,他们看上不像夫妻关系,倒像母子关系,这个男人什么都要妻子照顾着,于是,妻子实在受不了这个“没用”的男人,差点要离婚。后经某医院心理精神科医生诊断为“强迫症”和和“彼得·潘综合征”,需要接受心理治疗。

 彼得·是著名的童话人物,他永远生活在梦幻般的永无乡里,永远也不想长大。何为“彼得·潘综合征”?简单来讲就是拒绝长大,拒绝融入成年人的社会生活。这样人永远也不想长大,他们行为幼稚不可思议,成熟度与年龄严重脱节,害怕面对现实世界的激烈竞争,畏惧承担责任,依赖他人,渴望回到无忧无虑的儿童世界。他们有时看上去好玩,甚至可爱,实际上,这是一种心理病。

与这样的人相处,女孩子恋爱时期觉得这人很好玩,有意思,婚后会渐渐发现这男人不靠谱,他连基本的生活都需要他人来包办,没有主见,不懂得体贴,更不会与人相处,耐挫能力极差,受到委屈了就想躺在妻子怀里哭,他似乎永远长不大,永远生活在他自己的童话世界了。患有这种心理症的人往往一生无所作为,他们的症状及对感情问题处理的不成熟,容易与他们发生冲突,往往难有固定的人生伴侣,就算结了婚,也容易令家庭破碎,同时也容易让自己沉湎于酒精和药物,为了在失落中获得暂时的满足。

“彼得·潘综合征”的形成与家庭环境、教育有非常大的关系,其中,家里的女强人是这种心理病“发育成熟”的土壤。这样女强人有两种,一是妈妈,二是妻子。女强人妈妈不是指事业上强大,而是她对孩子的保护上很强大,她不去教给孩子基本的生存能力,而是大事小事全部包办;孩子受到委屈时,习惯性地去抚慰,即使孩子冲着妈妈发脾气,她依然选择忍受去安慰孩子,好像孩子不能受到任何伤害,女强人妈妈就像一只张开巨大的翅膀的雄鹰牢牢地护住她的幼崽。第二个女强人便是妻子,弗洛伊德说过,男人结婚就是从妈妈的环抱投入到妻子怀抱的过程。当妻子在事业和生活中过于强势,家里大事小事她一人说了算,男人的童年意识就会被唤醒,因为他不需要为选择负责任,不需要为生活压力担当,反正什么事都有老婆照着,遇到困难可以交给老婆处理,受伤了,也可以躺在老婆怀里“疗伤”,就这样,男人逐渐失去了男子汉的本性,回归到了需要妈妈照顾的童年。

    彼得·潘综合征”预防更重要,无论是妈妈还是妻子,切勿过度保护他们,应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勇敢大胆地放手让男人去闯一闯。对于已经形成的依赖者,应迫使他们面对现实,并懂得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如果能努力促使男人意识到自身行为的不成熟性和种种弊端,就有可能调动其身上沉睡已久的积极力量和能力,从心理问题中解放出来。若总是停留在心有所动却没有实际行动状态,则永远无法改变依赖者的命运。

 附:

   “不想长大”的五大表现

      1、情绪化、任性,难以自我克制。一旦事情不按照自己所设想的发展,就容易发脾气,而不考虑后果。

2、依赖他人,生活自理能力差,不能独立生活,总是需要别人照顾自己。
3、不敢承担责任,逃避诸如父亲、母亲这样的社会角色,迟迟不敢结婚或者不能拥有固定的人生伴侣,也容易频繁更换工作。
4、自我中心,自私,不知道主动关心别人,而把别人对自己的关心视为理所当然。
5、难以适应社会或者被社会拒绝,容易遭受挫折,进而引发情绪混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