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理师夏渊
心理师夏渊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1,001
  • 关注人气:2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性恋老人婚姻折射社会包容心缺失

(2013-01-31 22:13:34)
标签:

同性恋婚姻

北京同性恋老人

性取向

同性恋行为

心理

   

同性恋老人婚姻折射社会包容心缺失


                                                                                 

     最近两位北京同性恋老人高调结婚,在网站上同步直播他们的婚礼,一时在全国社会引发强烈争议。两位老人的爱情面临重重阻力,甚至其中一儿子称再也不他们讲话,为此他们在微博上誓言:“我们决心死都不分开,再难再痛苦也要抗争。”可见,他们面临社会世俗的压力不可谓不大。

     两位相爱老人的婚礼场面简单而温馨,让人颇有感触,也很佩服他们的勇气。要是10年前,我看到这个画面也会接受不了,甚至会爆粗口骂人,可是,当我大学期间修完心理学课程,接触过一些同性恋案例后,我非常能理解并赞同同性恋婚姻。记得在以前《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把同性恋直接化为精神异常,而后来经同性恋群体和社会学、心理学、精神病专家等共同努力,终于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2001年4月出版)中作出了重大改变,不再把同性恋看着是精神障碍,这是一个伟大的进步,有助于社会重新认识同性恋这个特殊群体。

    遗憾的是,国内民众对同性恋的排斥和不解依然大量存在,远远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以正常化的眼光去看待。从这次网民对两位同性老人婚姻的评论来看,有相当一部分持无法接受的态度,觉得不可思议,有些干脆直呼“反胃”、“变态”、“恶心”。由此可见,国内对同性恋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个人感官上,缺乏相当的同理心和包容度。

    同性恋形成的原因很复杂,在此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的。据统计,目前中国的同性恋人数近3000万,男同性恋者出于家庭压力与超过1600万名女性(简称同妻,她们是无辜受害者)结婚。如此庞大的群体,由于社会主流婚姻观的不认同和拒绝,他们的恋爱需求常常处在压抑状态,即使“幸运”地找到了心爱的对象,也是极其神秘和谨慎,唯恐让外人知晓,即便有几对冲突重重阻力公开化,也很难获得周围人士的接纳和祝福,生活在他人异样的眼光下很是无奈。

    同性恋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尽管原因未明。同性恋不是当事人故意所为,也不是习得的,因此同性恋者对自己的性指向本身与不道德或罪错无关,除了性指向与常人不同外,其它均为正常,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常人,据研究有些同性恋在艺术、社会、思想方面往往都有着自己独特地见解,从而创造出杰出的成就,如影星张国荣、律师周丹、音乐家布里顿和皮尔斯。我们无法理解同性恋是因为我们在性指向上是千百年来生殖需求固定化的,而在同性恋群体看来,他们对异性丝毫产生不了性趣,强迫让他们按照遵照我们的习惯来结婚生子,对他们来说是残忍的。

    所以,呼吁大家对同性恋群体能客观理性地去看待,多一些包容,少一些排斥,尊重他们的恋爱婚姻选择,给予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要知道,他们压力不是来源于性取向本身,更多的是源自社会无知、无情地冷嘲热讽。

    可以说,认可并理解同性恋的婚姻是社会文明的进步。

    真心祝福这对老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