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倒贴女,该如何面对吝啬男?

(2012-09-11 22:27:17)
标签:

剩女

心理求助

情感

亲密关系

分类: 心理分析
倒贴女,该如何面对吝啬男?

 

男朋友大学同学,六年多了,他家里给买了套100多平的房子,每月还贷2000。没我名字,但是他叫我还一半贷款,我认了。我家里给我买了辆车,他一直不给我去学驾照,说浪费时间,叫我去找好点的工作。然后车子一直给他开,保险我交。
     
六年了,去年才带我见家长。我也认了。但是他家里人一直不要见我爸妈。我郁闷。同学朋友都生孩子了,我还没结婚,我很急,我是剩女,我怕丢了他就找不到了
     
我们两个人都不在自己家乡。他收入不固定,我一年四万多。花销很大。他一直嫌弃我没钱没好工作。一直以来,我都生活的不开心,他还总是说自己压力大,叫我帮他分担开销。家里家务全是我做。我每天早上六点多出门晚上六点多回家。他从来不关心我辛不辛苦。
     
现在感觉好痛苦。几次下定决心分开,总是顾及很多。。。
      
我爸妈就是想着提前把嫁妆给我。让我们回家能方便点。其实我妈妈每天都在我面前念叨。我都安慰她,说不急不急,其实我自己想快点结婚的。
    
他爸妈对我还不错,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不要见我爸妈。
    
我们闹过几次分手,每次他都来求我,我心软就没分掉。
 现在我很痛苦,他总是说别人家怎么怎么样说别人老婆拿多少多少钱。还说别的女的皮肤怎么好,怎么漂亮。我就皮肤差点,身材长相都中上。
    
他开心的时候对我也不错的,经常给我买衣服,还买过手机和项链给我,同样我也经常给他买东西。这些就不计较了。每次要花点大钱他就不开心,说他没钱了,叫我帮他分担。这么长时间,我感觉他是我不花钱他不开心的那种人,就连情人节送花给我都要我请他吃饭,他就是花了一百然后我一定要花50回报他的那种人。我现在是庆幸没结婚呢还是悲伤被他拖这么久呢
   
我是想到什么写什么所以比较乱,大家看懂就可以了。六年多了,经历的太多太多了,这也是我一直舍不得放手的原因。大学里我没花他的钱,因为那时候大家都没钱,毕业了才遇到这些现实问题。我一直很相信我们之间的爱情。我都不会跟他计较。脾气好到不行。他总是有不满,打电话给我有一半的次数是在数落我。说我笨,说我拎不清,说我没用,不会赚钱,说他压力大,他特别会和别人比,我都感觉好累,不知道我倒贴这么多,婚后是不是还要继续倒贴下去。

——来源某论坛婚后空间

 

小虾米回复:

这篇求助帖子作为婚恋版中的热帖引来几百位网友的评论,几乎是一边倒的劝女孩直接分手,大家称这样的男人不靠谱,有的网友毫不客气地骂女孩令不清,脑子热坏了。

我想说的是,恋爱中有两样东西必需去面对,一个是钱,一个是性,前者可能是重头戏,虽然这么说有点物质化,但它是最直接,最能让女孩感受到安全和幸福的来源,用不着讲太多道理,这可是人类千百年来“进化”的结果,女孩们在心底都是认可的。只是,钱的背后在女孩看来不是单纯的经济付出,更是衡量男人感情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是非得奢华才能表示爱。

不过,情感世界总有颠倒的现象,并不见得男女恋爱非得都是男方负担主要经济,女方承担主要经济来源的也很多,幸福的例子也更多。帖子的作者不是简单地因为自己付出经济多而得到的少,而是彼此关系在爱的索取和付出之间不均衡造成的。不难看出,她的男友几乎是只知道索取爱,而不懂得付出爱(经济付出对于女孩来讲是爱付出的直接表达方式),在他看来,女友挣钱是理所当然的,女友为自己负担也是理所当然的,这是一种索取;女友长的不漂亮,皮肤不好看,没有其他女孩能挣钱,这些都是他潜意识中另一种索取愿望;不关心女友的幸苦,只想分享女友独自做家务的成果,也是最直接的索取。他唯一想付出的就是看他是否高兴。

如此看来,索取与付出严重不对等,这样的情况下,女孩不得不考虑这份感情的未来了,自己辛辛苦苦上班似乎在供养一个只懂得享受的男人,而自己却生活得很累很累,情感上却难以获得男友的呵护与照顾。一种强烈的不平衡感正慢慢冲击女孩的婚恋观和对爱的信心,于是怀疑和不安自然产生。

 爱的施与受在成熟的恋情关系中基本是均衡的,不可严重失衡。持久的不对等的爱会破坏男女关系的情感走向,最终达到忍受极限,至少一方伤痕累累。还是一句老话,爱是相互的,平等的,有尊严的,面对一个只会索取而没有付出的男人,除了你傻外,还剩下什么?

 他们的感情能否继续够走下去,决定权完全在她自己手上。她之所以能够坚持到现在一定有她的道理,看得出来,这位女孩对男友依然存在不少感情,毕竟6年时间了,而且她更担心一旦分手,就会成为剩女,剩女在她看来就意味着“价值贬低”“没人要”,就不知如何面对单身生活,所以害怕失去一种熟悉的亲密关系也是另一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