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讲不出再见之热血年代连载二十四》
本文如需互动请加新浪微博:带着酒杯去流浪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也请对号入座!
牧马长歌泣丹心,犹见黄沙啸风尘。白日放歌须纵酒,战鼓声悄铁血沉。桃林把酒当年事,浅草才能没马蹄。顽主们之间的快意情仇,是这片江湖里永远的传说。你刚退下,他又粉墨而来,特殊大环境下的年代里从来不缺主角。
不评说是非,是因为我们谁也做不到独善其身,唯一的坚持就是不作恶,坚守自己的顽主形象。一些冲动的过往,在若干岁月之后的今天,变成了我们最满足回忆。如同青春,如同成长。在老莫被宝成涮了之后的几天,我们到处寻找宝成的踪影。终于在新街口太平胡同儿口,和宝成狭路相逢。当时双方的气势都是猛烈的,我们无数次演练过如果遭遇战了,怎么布阵。宝成老炮儿的地位如此牢固,是因为身边有一个得力干将,叫小马子,此人骁勇善战,曾经是小混蛋的铁三角之一,哪怕面对千军万马,也会临危不惧的冲进敌营,是一个字典里没有怕字的人。他自己总用酒精麻醉自己,一次次重复,如果小混蛋死那天,他如果在,别的不敢说,人肯定死不了。宝成后来也总是说,面对千军万马有子龙魄力之人当属小马子;黑云压城临危不惧,就算只剩下一个人也会浴血奋战,并有大帅之才,虎狼之勇那还得是肖那不可。此刻,无数次演练的场景成为现实,我们很默契的布阵,老七挡住了小马子,我的对手是宝成和小炉匠,这时,赵立手持“板锹”,从胡同儿里冲了出来,像一只狂怒的老虎,扑向宝成。一场大战在所难免,我已经做好了最艰苦的一战,无论如何,只能赢。不然无颜面对四九城那么多双顽主们的眼睛。http://mmbiz.qpic.cn/mmbiz/kVscx51NNNvQbGumUfWaOPP9Fp0nRb6unGmCHBoKGsdqGADibQ3dk5dh41491nmA2627SLs9klkwq6Sh3Useznw/640?tp=webp&wxfrom=5
人算不如天算,就在这个时候,一队工人民兵向我们包抄过来。就听见有人喊:马小六的人来了,我们两队人马同时撤退,非常有趣的是,在工人民兵的追赶下,我们放弃前嫌,团结一致,互相掩护得以安全撤离。
过了几天,在新街口药房门前,我和宝成再次相遇,他一个人,我也是一个人,四目相对,我们居然笑了,大概是因为那次安全撤退的原因吧,我们同时伸出手,握手言和。我俩一聊才知道这件事是个误会。那天宝成去平安里是找的小军,根本就没有提到过我。我们双方为了各自的尊严,稀里糊涂的互相“征战”了将近1个月的时间。现在回想起来,当年我真是空长了一个脑壳儿,办起事来总好像少了一半脑子,点火就着,我能想象的到,性子直的人都有过被人当枪使的经历吧。
那时打架成习惯了,自然有现在回想起来是很后怕的经历。有一次发生在阜成门的一个胡同儿里。为了一个叫华子的朋友,我问华子因为什么惹祸上身了,华子说什么也不为就看我不顺眼,我听着就来气说:走,找他们去。那天,我们去了好几十人,而对方开始只有三四个人。他们比我们大六七岁,各个精通武术。人家一拳一个把我们的人打得东倒西歪,一哄而散。http://mmbiz.qpic.cn/mmbiz/kVscx51NNNvQbGumUfWaOPP9Fp0nRb6uR5xoP3h2ayEDvBgueNWTvns2XRf8AiaHSJFSRzfMpQLbJ6Mc6Cscahw/640?tp=webp&wxfrom=5
我和胖子还有林浩,慌不择路地跑进了一条死胡同儿里,外面全是对方的人。我们到了这种地步,只能背水一战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我们仨人儿每个人从“门洞儿”里拎出一根顶门杠,困兽一般的冲了出去,见人就打。
这时,那个领头的向我们扑了过来,我和胖子分开左右一边一个,加上林浩,三条杠子不停地向那个人的头上砸去,丝毫不敢给对方以喘息的机会。杠子打在他的头上砰砰做响,那人真跟铁铸的一般。我们一口气打了六七下,那个人才晃晃悠悠的倒下。现在回想起来,那个人如果没有一身功夫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还有一次,我和国林去新街口体育用品商店买乒乓球票,那个年代各种球票都由体育用品商店代卖。回来的时候我看见胡同儿口站着一帮人,而且都不认识。http://mmbiz.qpic.cn/mmbiz/kVscx51NNNvQbGumUfWaOPP9Fp0nRb6uXx0qiaA8Pia7Hmb6ZpnZE5EDntJBQibmhvnfKLKfa12uDGm73VxfTn1Yg/640?tp=webp&wxfrom=5
这时国林拉住我说:“他们是找小军的”。他一边说着,一边从衣服袖子里取出一根鸭蛋粗的枣木擀面杖递给我。
我接过擀面杖,和国林迎了过去。说来也巧,正在用人之际,“老狐狸”下班从马路对面走了过来。
“老狐狸”,身材魁梧,浓眉大眼,一米九四的个头儿,高而不蠢。给人一种憨厚的外表。
“老狐狸”是他的外号,说起来我们俩是“发小儿”,他的这个外号还是我给起的。他比我长两岁,住邻居。因其从小随叔叔婶婶生活在一起,所以同龄的孩子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傻大婶”。等上小学时,我和他已成为知己,经常在一起玩。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他一点儿不傻,而且比谁都机灵。我根据“福利”的谐音给他起了一个比较贴切的外号“老狐狸”,从此这个外号就在胡同儿里叫开了。
如今,我们俩都已人到中年,幼年的外号已经没有几个人知道。“老狐狸”,也只有我还会这么大大咧咧地叫他。
老狐狸过来后问我,这么多人找谁的?
我回答说:“是找小军的。”
“管不管?” 老狐狸问我。
“都是街坊怎么能不管呢,” 我说。http://mmbiz.qpic.cn/mmbiz/kVscx51NNNvQbGumUfWaOPP9Fp0nRb6uF5YBC5saNwkKwLyX95WsXbaeFgE9mxPjSzUkVr7bLDDPF9qUY6IyVQ/640?tp=webp&wxfrom=5
就这样,我们三个人走了过去。因为“老狐狸”的加入,我心里也有了必胜的把握。我们走到对方跟前,国林刚开口说:“我是小军的哥哥,有什么事跟我说吧。”还没等国林说第二句,对方其中一人出手就朝国林脸上打了一拳,同时抽出菜刀向国林的头部砍去。说时迟那时快,我来不及多想,从袖口里抽出擀面杖,啪的一下打在那个人的头上,擀面杖断为两节,那人应声倒地,举起的菜刀还没来得及落下。与此同时“老狐狸”因为目标太大,成了对方主要攻击目标。遭到乱砖袭击,眼眶负伤。至今还留有一道疤痕。
通过这两件事,使我在以后的械斗中慎重了许多,不敢再像劈猪头似的用刀往人的脑袋上砍了。
这个社会,确实是一个欺软怕硬、弱肉强食的世界。我们同周边地区顽主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历经几年的互殴群斗,成功地建立起对周边地区“顽主”们的心理威慑,使得周边地区的“顽主”们不敢再轻视“平安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