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迈阿密的“小哈瓦那”

标签:
美国迈阿密小哈瓦那古巴猪湾事件 |
分类: 行走世界 |
哈瓦那是古巴的最大城市和首都(详见旧作《魅力哈瓦那》)。而美国迈阿密市南部的一个社区,因为区内居住着大批来自古巴的流亡者以及中南美洲的移民而被称为“小哈瓦那”(Little
Havana)。小哈瓦那浓郁的古巴氛围和加勒比风情,使之成为美国最具异域文化特色的居民社区之一,并被美国国家历史保护信托基金会宣布为“美国国家珍宝”。
1959年,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获得成功。支持旧体制的一些古巴人逃亡海外。其中一个最主要的落脚点,就是与哈瓦那近在咫尺的美国东南部大城市迈阿密。此前在迈阿密南部这一区域居住的,主要是中低收入的犹太人,大量涌入的古巴难民迅速改变了这一区的居民结构。1960年代“小哈瓦那”的名字就被叫响了。到了1970年,小哈瓦那的居民中古巴人占到了85%。
这些逃亡的古巴人坚信卡斯特罗的政权不会长久,他们在小哈瓦那只不过是临时短住,很快就会返回到自己的哈瓦那去。1960年代,小哈瓦那不仅是海外古巴人最主要的聚居地,也是西方敌对红色古巴的最前沿。
图3
:多米诺骨牌是古巴文化中最流行的棋牌游戏,好比麻将在中国。
1961年,很多居住在小哈瓦那的古巴人参加了那场著名的“猪湾事件”。由中情局训练并武装的古巴海外逃亡者试图在古巴西南海岸的猪湾登陆,攻打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政权。猪湾事件以攻击者的失败而告终,现在小哈瓦那还留有一座纪念那次行动的纪念碑,以及以参加过那次行动的志愿兵的名字命名的街道。
图4
:以3名参加过猪湾事件的古巴裔军官名字命名的街道(见左侧路牌)。
猪湾行动非但没有得手,反而进一步巩固了卡斯特罗的政权,并且促使古巴与苏联联手制约美国。随后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和美国对古巴实行了长期的封锁政策,使得小哈瓦那的古巴人荣归故国的愿望变得更加无望。于是,美国的小哈瓦那成了他们永久的家园。
聚居在小哈瓦那的古巴人没有让自己的文化溶解在美国这个“文化大熔炉”里,他们在这里说西班牙语、玩多米诺骨牌、抽古巴雪茄、喝朗姆酒、开古巴餐馆、演奏古巴音乐……使得“小哈瓦那”这个名字真正做到了名副其实。
小哈瓦那的地盘儿并不大,它最热闹的核心区,就是东西走向的SW 8th Street,东起SW 12th Ave、西至SW 22nd Ave这一段。小哈瓦那最具特点的公园、剧院、餐馆、商铺、街头涂鸦都集中这段长约1英里(1.6公里)的街道上。当然从这里向四周放射出去的住宅区,也属于小哈瓦那。
实际上到了1980年代末期,小哈瓦那的古巴人口比例已经从之前的85%下降到了60%左右。这倒不是因为这里的古巴居民人数减少了,而是有其它中南美洲国家的移民不断搬入这一区,稀释了原有的古巴居民的比例。目前小哈瓦那的居民人口大约在5万左右,其中85%是讲西班牙语的拉美人,这其中的大多数,仍然是古巴人。
现在美国与古巴的关系已经解冻,从迈阿密已有民航航班直飞哈瓦那,两国人民可以合法地访问对方国家。但是,无论美国政府还是这些留在美国的古巴侨民,都希望小哈瓦那这块古巴在美国的文化飞地能永久地保留下来,不仅是作为特色文化街区予以保留,更重要的,也是保留下来一段历史。
最后,我想用我在基韦斯特(美国本土的最南端,距古巴首都哈瓦那仅有90英里)街道地面上看到的一首英文短诗来结束我们在迈阿密小哈瓦那的游览,这首诗的题目叫《九十英里》:
哦,哈瓦那
雨濛濛的街道
那咖啡色的梦
圣玛丽亚海滩
踢球的孩子
如果
我能过去
你们也能过来……
后一篇:美国的“天涯海角”——基韦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