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古镇——镇边城

标签:
河北怀来古村镇旅游历史 |
分类: 图文神州 |
某次从河北怀来驾车返京,路况提示京藏高速大堵车,于是在导航APP的引导下,走上了从怀来通向京西门头沟的山间公路。这条路上车很少,而且风景极颇佳。正在行进中,路边赫然出现一城,城楼高大威严,上书三个大字:镇边城。城楼的砖石半新半旧,看上去像是一座修葺过的古城,而“镇边城”一名,更是一派边塞雄风。于是停车入城,一窥究竟……
原来这竟是一座明代建立的边防古镇。话说明成祖当年以“天子守国门”为由迁都北京之后,为防御北方部族的的侵扰,在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的万里防线上设立了九座军镇,合称“九镇” 或者“九边”。而九镇中最重要也是最精锐的,是拱卫京畿地区的“蓟镇”。我们看到的这个“镇边城”,就是蓟镇长城防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镇边城建于明正德15年(公元1520年),原本是明代戍边将士的营城。现在这里叫“镇边城村”,隶属河北省怀来县横岭乡,
邻近北京昌平区界。据说如今的镇边城村村民,多是当年戍边将士的后裔。
镇边城是一座石头城,这里的城门楼、城墙、房子、路面,都是用石头修筑的,这一方面是因为就地取材,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军事防御上的考虑。镇边城与长峪城、白羊沟并称北京边关三城。
图4:镇边城的石墙小院。
镇边城坐西向东,南北长、东西窄。城内布局严整,分为三街六巷七十二胡同,南北为街、东西为巷、胡同纵横于街巷之间。
图5:城内幽静的窄巷。
虽然镇边城的街巷布局完整保留了下来,但是历经沧桑之后城里的老房子已为数不多。主街上少数保存下来的老院落,完全是京城四合院的制式,与乡村农家院迥然不同。
据介绍,小小一座镇边城,城内竟有十二座古寺庙。可惜的是,这些古寺庙多在“文革”期间损毁,我们只在城中心小广场西侧,看到一座像是寺庙的建筑,而且显然是近年翻新过的。
图7
:一座像是寺庙的建筑。
小庙的旁边,就是镇边城村委会。村委会的房子又是一种不同的画风:屋顶是个三曲拱,窗户也是拱形窗,这显然不是京冀一带的传统建筑风格。
图8 :镇边城村委会。
小广场的另一端,是一座古戏楼。这座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古戏楼是镇边城内最有价值的老建筑,梁上的彩绘还依稀可辨。
图9 :镇边城老戏楼。
镇边城不仅是座古代的军事营垒,在抗战期间也曾是一处重要的战场。1937年7月底,国军傅作义部的一个团在镇边城建立防线抵抗日军,史称“水头长城抗战”,是全面抗战初期“南口战役”中的一场重要战斗。
在80年前那场保卫镇边城的战斗中,国军虽顽强抵抗,但还是被日军突破防线并顺势攻占怀来、张家口,由此造成我长城守军腹背受敌而崩溃,南口战役也宣告失败。
图11 :镇边城北端的城墙残迹。
为抵御外侮、保守家国而建的镇边城,历经战火硝烟,有过光荣也遭受过屈辱,如今静静地坐落在长城脚下,几无人识。我与这座有500年历史的边塞古城也是不期而遇,追古抚今,令人感慨。
图14 :镇边城的古树。
前一篇:街拍:旧上海法租界的西边界地带
后一篇:北京前门外——北京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