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Church街:一半是教堂、一半是同性恋

标签:
加拿大多伦多church街教堂同性恋 |
分类: 枫下掠影 |
多伦多市中心稍微偏东一点,有条南北走向的街道,叫Church
street,用中文说就是“教堂街”。教堂街当然得有教堂,而且还不止一座,个顶个的精美壮观。但是这些教堂大都集中在这条街的南段儿,至于北段儿,则是多伦多很有名的同性恋街区。一条街,半截儿是教堂、半截儿是同性恋,多伦多的文化之多元、之和谐,也真是没谁了。(下图:教堂街,圣迈克尔大教堂。)

我在多伦多租住的公寓,就在教堂街夹皇后东街(Qeen Street East)路口不远处,所以出来进去的经常路过教堂街的南段,这几座大教堂,也算是我熟悉的“邻居”了。(下图:教堂街夹皇后 东街的路口。)

教堂街从南往北数,第一座大教堂是始建于1850年的“圣詹姆斯大教堂”(Cathedral
Church of St.
James,下图)。圣詹姆斯大教堂高达92.9米的钟楼,是全加拿大最高的教堂钟楼,在整个北美,也仅次于纽约的圣派特里克大教堂而排在第二。
圣詹姆斯大教堂的建筑风格属于“哥特复兴式”,这种风格兴起于1740年代的英格兰、19世纪早期盛行于世界各地的教堂建筑。圣詹姆斯大教堂现在属于安大略省的“历史保护建筑”。(下图:圣詹姆斯大教堂内部。)
圣詹姆斯大教堂北侧有一栋三层砖砌古建筑,这里是“英国国教教区中心”(Anglican
Diocese Centre,下图),圣詹姆斯大教堂就是该教区主教的座堂。


联合教堂往北下一个Block,就是“圣迈克尔大教堂”(St.
Michael's Cathedral
Basilica,下图)。这座于1845年由住在此区的爱尔兰移民捐款建成的大教堂,是多伦多最古老的大教堂之一,其建筑风格也是哥特复兴式。


圣迈克尔大教堂西侧有一座砖红色的老建筑,这里是“圣迈克尔中字”(St. Michael's
Choir
School,下图)。这所学校原本是为圣迈克尔大教堂提供圣歌演唱而创办的教会学校,现在是半私立的中学,其中的公立中学课程由政府提供,音乐课程是收费课程。作为一所以音乐课程为特色的中学,加拿大很多知名音乐家都曾是这里的学生。

教堂街再往北走,就到了怀雅逊大学(又译“瑞尔森大学”)的校园。关于这所大学,我以前写专文介绍过,这里就不多聊了。以怀雅逊大学校区为中心,教堂街一分两半:南半截儿我们刚刚已经走过了,是一座挨着一座的大教堂,庄严肃穆的;北半截儿啥样呢?咱接着往前走就知道了……

下图:路过一家餐厅,招牌是“隔壁老王”,有点儿意思。

教堂街的北段儿,是多伦多很有名的同性恋街区(下图)。这一带也被称为多伦多的“同性恋村”,整个气场与南边的教堂区完全不同,灯红酒绿、花枝招展,到处飘着彩虹旗(同性恋的旗帜)。

下图:傍晚时分的教堂街同性恋村。

下图:这一带餐馆、酒吧一家挨着一家,傍晚时分霓虹闪烁、车水马龙,是多伦多一个很知名的特色街区。

下图:加拿大最大的银行之一的“皇家银行”(RBC),其传统的蓝底金狮招牌,在这里也变成了彩虹色的。

下图:成双成对的同性伴侣走在教堂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