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游记:老城墙 锡安山 橄榄山

标签:
以色列耶路撒冷锡安山大卫王橄榄山 |
分类: 行走世界 |
耶路撒冷,以色列的首都,闻名世界的古城,历史悠久、文化璀璨。1981年,“耶路撒冷老城及城墙”被联合国认证为世界遗产。有意思的是,为耶路撒冷“申遗”的,不是以色列,而是邻国约旦。老张家生了孩子,隔壁老王抢着去上户口,这事儿听上去有点怪怪的不是吗?(下图:从耶路撒冷老城城外望向圣殿山,阿克萨清真寺。)

怪不怪的先不去管它啦,咱还是聊聊成为世界遗产的耶路撒冷城墙吧。我们现在看到的耶路撒冷老城的城墙,是奥斯曼帝国统治耶路撒冷时期修建的,时间是在16世纪初期。相对于古老的耶路撒冷旧城来说,城墙的年龄实际上还是很年轻的。
下图:位于老城北面偏东的希律门,建于1875年。希律门得名于希律王,据说罗马帝国占领耶路撒冷期间,希律王的居所曾经就在这附近。从图可以看到,希律门前有荷枪实弹的军警把守。从希律门进去后,是耶路撒冷老城内的穆斯林区。

耶路撒冷老城的面积只有一平方公里左右,所以绕城一圈的城墙,长度也只有5公里。老城东南西北四面共有八个城门,其中北面三个、东面和南面各两个、西面一个。城墙、城门,还有城外的锡安山、橄榄山都是耶路撒冷非常重要的古迹。进入老城之前,咱不妨先围着老城绕上一圈儿。了解圣城耶路撒冷,先从外围开始……
下图:建于1542年的大马士革门,位于老城的正北面。在古代,从此门出去是通往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的大路,因此而得名。另外此门还有示剑门、纳布卢斯门、柱门等别名。从大马士革门进入老城,东侧是穆斯林区、西侧是基督徒区。

下图:雅法门是老城西边唯一的城门,建于1530到1540年间。因城门外的大道直通地中海港口城市雅法而得名。图为雅法门外的广场,其中左侧是雅法门,右侧是大卫塔城堡。

下图:雅法门是老城西边唯一的城门,建于1530到1540年间。因城门外的大道直通地中海港口城市雅法而得名。图为雅法门外的广场,其中左侧是雅法门,右侧是大卫塔城堡。

“大卫塔”是位于雅法门旁边的一座城堡(下图),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世纪。当初建这座城堡,是因为从这里往西就是地中海,如果敌人从海上攻来,这里就是正面迎敌的要塞,所以是需要重点防御的位置。“大卫塔”是由拜占庭基督徒命名的,他们认为城堡所在的位置,原本是大卫王的宫殿。

大卫是公元前十世纪以色列王国的第二任国王,希伯莱圣经中记载的杀死巨人的传奇英雄,是犹太教中最重要的人物。既然聊到大卫王了,咱就暂且先离开耶路撒冷的老城墙,去老城南边的“锡安山”(Mount Zion)去瞻仰一下大卫王的墓。(下图:耶路撒冷,锡安山景区街景。)
锡安山说是山,实际上就是耶路撒冷老城南边一处平缓的高地。这处高地上最神圣的地方,是“马可楼”(下图)。这座哥特式风格的建筑之所以名声远播,是因为大卫王的墓就在这里。在犹太教中,大卫墓是仅次于“哭墙”的重要圣所。
参观马可楼,先从二楼的大厅开始。这间大厅可了不得——据说圣经中“最后的晚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所以此厅名曰“晚餐厅”。当然,上述这个说法正确与否目前尚有争议。晚餐厅的一角,有一个通往楼下的小楼梯(下图),从那里下去,就是大卫墓了。

十二世纪时,人们在此地挖掘隧道时发现了金皇冠和权杖,犹太教便认定了这里是大卫王的墓地。尽管至今没有更多的考古证据可以证明其准确性,但是这里已经成为了犹太教的圣地。现在墓内存有一具十字军时代制造的棺木。游客可以从马可楼外面的入口进入(下图。上图晚餐厅内的那个楼梯不对游人开放),男女需分别从两侧进入、隔离开参观。

十二世纪时,人们在此地挖掘隧道时发现了金皇冠和权杖,犹太教便认定了这里是大卫王的墓地。尽管至今没有更多的考古证据可以证明其准确性,但是这里已经成为了犹太教的圣地。现在墓内存有一具十字军时代制造的棺木。游客可以从马可楼外面的入口进入(下图。上图晚餐厅内的那个楼梯不对游人开放),男女需分别从两侧进入、隔离开参观。
锡安山对着的耶路撒冷老城的城门,是锡安门,建于1540年。因为锡安山上有大卫墓的缘故,锡安门也叫大卫门。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当时约旦控制着耶路撒冷老城,以色列控制着锡安山,双方在锡安门展开激战。今天我们仍可以在锡安门城墙上看看累累弹痕(下图),这就是当年那场战斗留下的。


1948年的锡安门夺城之战以以色列人的失败而告终,耶路撒冷旧城仍然处于约旦人的控制之下。直到1967年以色列人打赢了“六日战争”,才占领了耶路撒冷旧城。回到本文开始时提到的“怪事”:为啥邻国约旦为以色列的耶路撒冷旧城“申遗”?那是因为圣城本来是他们占着的,被以色列人夺了去,一直耿耿于怀而已。
下图:从耶路撒冷旧城东部的橄榄山上眺望圣城,岩石清真寺的金色穹顶赫然在目。岩石清真寺也叫金顶清真寺、登霄石清真寺。其金顶之下的岩石,据信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立足登霄之处。正是因为穆罕默德在此升天,耶路撒冷才得以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城。

我们已经沿着耶路撒冷旧城的城墙外围,从北到西、再到南,逆时针绕过了四分之三圈。最后我们来到旧城的东侧,这里有一座非常著名的山丘——橄榄山(Mount of Olives)。橄榄山是所有来到耶路撒冷的游客必到之地,因为这里是眺望耶路撒冷老城全景的最佳观景台。更重要的,这里有很多记录在圣经中的圣迹。
下图:从橄榄山上西望耶路撒冷老城。近景中的洋葱头金顶教堂是“抹大拉的玛丽亚教堂”,属于俄罗斯东正教会,是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于1886年兴建的。

下图:客西马尼园是橄榄山上的一个果园。据新约圣经记载,耶稣在被钉上十字架前的最后一夜,是在这里度过的。殉难前夜,耶稣与他的门徒们在这里祷告。客西马尼园也是犹大出卖耶稣的地方。

下图:位于客西马尼园内的万国教堂。教堂内供奉着一块巨大的岩石,据说那就是耶稣在被捕前夜祷告的地方。万国教堂也叫苦闷教堂、痛苦教堂,这是以耶稣当时的心情而命名的。

下图:客西马尼园是橄榄山上的一个果园。据新约圣经记载,耶稣在被钉上十字架前的最后一夜,是在这里度过的。殉难前夜,耶稣与他的门徒们在这里祷告。客西马尼园也是犹大出卖耶稣的地方。

下图:位于客西马尼园内的万国教堂。教堂内供奉着一块巨大的岩石,据说那就是耶稣在被捕前夜祷告的地方。万国教堂也叫苦闷教堂、痛苦教堂,这是以耶稣当时的心情而命名的。
下图:万国教堂内景。万国教堂建于1919年到1924年之间,由世界各国捐款建成,因此叫做万国教堂。捐款国家的国旗或国徽被制成圆形马赛克图案镶嵌在教堂的穹顶之上。
走下橄榄山,走出客西马尼园,与万国教堂一路之隔的,就是耶路撒冷老城东面的城门——狮子门了。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举世闻名的三教圣城——耶路撒冷旧城……
后一篇:圣城耶路撒冷:九分美丽与九分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