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里的宜居城市:首尔

标签:
韩国首尔明洞美食宜居 |
分类: 行走世界 |
如果以旅游者的眼光来审视,或许首尔亮点不多。但是如果从居住、生活的角度去考虑,首尔应该是一座非常棒的城市。(下图:傍晚的首尔仁寺洞商业街。)

欧洲的所谓“宜居城市”,跟我们的文化差异太大,未必适合咱东方人;亚洲的东京、大阪、新加坡,不是太拥挤就是太炎热,住着也应该不会太舒服。而韩国的首尔,在本人看来才是最宜居的。(下图:早晨的首尔仁寺洞商业街。)

首先,首尔的街道整齐漂亮,每一个角落都干干净净,行人车辆有礼貌、守秩序,半夜三更一个人走夜路不会有不安全感。这几句点评貌似平淡,可是放眼全世界,敢说达到这样水平的城市能有多少?(下图:首尔的街道,左侧围墙里是昔日朝鲜王朝的故宫——景福宫;右侧栅栏里是现今韩国的总统府——青瓦台。)

更何况,首尔是一座繁荣、富裕、有鲜明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且这座大都市,并不像上海、东京、香港那样给人以拥挤、压迫的感觉,这一点很难得。(下图:韩国总统府——青瓦台的大门。)

作为一个中国人,在韩国很容易找到一种文化上的亲近感,这也是我喜欢首尔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下图:首尔北村韩屋村。)

韩国文化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那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必须得承认,韩国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方面,比我们做得要好很多。(下图:北村韩屋村,是首尔最大的传统韩式民居聚集区。)

一座好的城市,得有属于自己的文化传统,能把它与别的城市区分出来。毫无疑问,首尔就是一座这样的城市。(下图:首尔北村韩屋村。)

居住在首尔这样一座在既繁华时尚、又有传统文化氛围的城市里,应该是很惬意的。(下图:首尔北村韩屋村,虽然在这里拍过很多韩剧,但这里真的不是影视布景,而是实实在在的首尔居民区。)

不是太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国人看不起韩国?是因为历史上她曾经是中国的附属国吗?所以我们在韩国人面前永远有一种文化上的优超感?(下图:首尔云岘宫内,一对身着韩式传统服装的新人在拍“婚纱照”。)

但是我走在首尔的街道上,实在是建立不起来任何优越感。反倒是觉得在我们那里已经没有人在意的很多礼仪传统,在人家这里被很好的保存了下来。(下图:云岘宫是李氏朝鲜时代的王公宅邸,第26代国王高宗在这里度过他的少年时光。)

一些朋友对我给予首尔这么高的评价感到很不以为然。大家都认为首尔是除了可以买到一些便宜、而且质量还不错的化妆品外,在其它方面乏善可陈的城市。(下图:首尔大街上的西式建筑。)

我想这或许是因为首尔离我们太近了,文化上又接近,所以少了几分新奇感。这种观点也不无道理,毕竟旅游观光,还是以猎奇为主。但即使是是旅游,除了猎奇,不也应该追求一点云淡风轻的身心舒适度吗?(下图:首尔大街上不同年代的西式建筑。)

首尔大街上没有开车抢道、不让行人的,没有衣冠不整、不三不四的,没有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的,甚至盛夏时节的气温也比北京、上海凉快不少。这样一个令人身心舒适的城市,怎么会是乏善可陈呢?(下图:晚高峰时段的首尔,路上并不显得十分拥堵。另外可以观察一下,首尔街头很少可以看到进口车。)
首尔是离我们很近,但近是好事啊,从北京起飞,两个小时就到了这样一个跟我们文化相近、但又不失异国风情、还比我们那里舒服的城市,多好啊。(下图:首尔明洞。)

更何况,首尔还有那么多好吃的美食!(下图:首尔明洞,全州中央会馆本店的广告。很多人都喜欢石锅拌饭,但是不一定知道石锅拌饭的起源是在全州吧。没机会去全州,就在首尔的这家店品尝一下正宗的韩国拌饭吧。)

下图:首尔闹市区的小吃摊儿。亮点是小吃街的路面,看看有多干净。

下图:没吃过首尔的街头小吃不算来过首尔。熟悉首尔的吃货们很容易叫出这些小吃的名字吧?

下图:烤肉配烧酒,百吃不厌的韩餐经典。

下图:首尔仁寺洞附近的小巷,幽净而且干净。这里面藏着不少美食小店。

下图:傍晚的清溪川。这里原本是一条臭水沟,近年被改造成了清流淙淙的城市休闲走廊。

下图:首尔街边一家手绘彩瓷作坊。

我在首尔参观昌德宫后苑时,那位自学得一口汉语的韩国导游有句话说得挺好:“我们是邻居,很近的,应该常来常往嘛。” 说实在的,如果有空儿,也不差钱儿,来首尔住上几天,享受一下这种平平淡淡、不搓火不闹心的舒服日子,真挺不错的。


我在首尔参观昌德宫后苑时,那位自学得一口汉语的韩国导游有句话说得挺好:“我们是邻居,很近的,应该常来常往嘛。” 说实在的,如果有空儿,也不差钱儿,来首尔住上几天,享受一下这种平平淡淡、不搓火不闹心的舒服日子,真挺不错的。

前一篇:韩国首尔:梨花女子大学
后一篇:乘KTX火车从首尔到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