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纽约:哥伦比亚大学

标签:
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教育 |
分类: 行走世界 |
本人有“大学情结”,走到哪里,都想去当地的大学校园里看看。到了纽约,怎可不去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参观一下呢?哥伦比亚大学位于纽约曼哈顿岛的上西区,中国人简称其为“哥大”,世界名校,也是“常春藤联盟”(Lvy
League)成员之一。
创建于1754年的哥伦比亚大学是全美国第5古老的大学,并且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颁发医学博士学位的大学。这所大学的代表色是蓝和白,其中的蓝色就是照片中毕业生穿的学士袍这种颜色,这种颜色被称为“哥伦比亚蓝”。

哥伦比亚大学是一所私立研究型大学,它的校训是一句拉丁文,译成中文的大意是:“在你的光中,我必见得光。” 多说一句,英美名校的校训大都是晦涩难懂的拉丁古文,我曾在网上见过一个倍受追捧的贴子,列出了一大堆所谓的世界名校校训,听上去全都像是心灵鸡汤,没几条是真的。(下图:哥伦比亚大学,巴特勒图书馆。)

为了办毕业典礼,哥大校园里搭起了大帐蓬和观礼台(上图和下图)。在校园里走一圈,哇!满眼的中国人面孔。看他们学校的资料,哥大的学生总数约3万人(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亚裔学生还不到4千人,怎么感觉不止呢?噢,也许当天办典礼的恰巧是华人学生最多的院系吧。(下图:哥伦比亚大学,洛氏纪念图书馆。)

前一段时间网上还流行过一个贴子,是哥伦比亚大学某个院系的毕业生名单,上面几乎全部是华人的名字,由此很多人认为哥伦比亚大学是个大“水校”。因为华人学生多就认为人家是水校,这种观点极不公平。华人的数学能力就是好,美国任何一所名校的数学相关专业,哪个不是华人学生占主体?(下图: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主楼外景。)
不过话也说回来了,哥大的个别研究生专业,相对于其它世界级的名校来说,还是比较好进的。所以,对那些虽不是顶级学霸、但也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是有很大机会在这里拿到一个“藤校”学位、圆自己名校梦的。(下图:哥伦比亚大学校园庭院。)

但是总的来说,哥伦比亚大学其实是很难进的学校。有数据显示,哥大排在斯坦福和哈佛之后,是全美录取率第三低的大学。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用不同的统计方法得出的结论,是哥大与耶鲁、加州理工、麻省理工并列为全美录取率最低的学校。(下图: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主楼外景。)

不仅录取率低,作为一所名牌私立大学,又是位于纽约曼哈顿这个寸土寸金之地,哥伦比亚大学的学费也决不便宜,2016年度本科生的平均学费大约是53000美元,再加上住宿费,一年的开销可就奔7万美元去了。如果拿不到奖学金,这个学穷人可真是上不起呀。

难录取、学费高自有其道理。哥伦比亚大学及其前身国王学院,培养出了5位美国的开国元勋、9位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3位美国总统、26位世界各国的国家元首、29位奥斯卡奖获得者、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6位世界500强的首席执行官、20位在世的亿万富豪,其校友还拿过35个美国国家图书奖和123个普利策奖。(下图:哥大校园内的圣保罗教堂。)

我国和华人世界里的一大批政界、学界名人是从哥伦比亚大学里走出来的,比如唐绍仪、顾维钧、郭秉文、马寅初、陶行知、胡适、宋子文、孙科、金岳霖、侯德榜、蒋梦麟、冯友兰、吴文藻、徐光宪、李政道……等等等等。

我们参观的这个地方,是哥伦比亚大学的主校区,叫“晨边校区”,英文是Morningside Campus,除了这个校区,哥大在曼哈顿北部还有一大片地,在纽约的其它地区也设有几个研究机构。但是绝大多数哥大的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都会在晨边校区完成他们的学业。(下图:哥伦比亚大学校园,放假回家的学生。)

我们参观的这个地方,是哥伦比亚大学的主校区,叫“晨边校区”,英文是Morningside Campus,除了这个校区,哥大在曼哈顿北部还有一大片地,在纽约的其它地区也设有几个研究机构。但是绝大多数哥大的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都会在晨边校区完成他们的学业。(下图:哥伦比亚大学校园,放假回家的学生。)
下图:哥伦比亚大学校区内的
“阿姆斯特丹大街”。不必为这个街名感到奇怪,纽约曾经是荷兰的殖民地,当时纽约的名字叫“新阿姆斯特丹”。
好了,哥伦比亚大学就参观到这里。各位以后有机会到纽约的话,除了逛时代广场、看自由女神像、遛华尔街之外,也不妨拨冗来哥伦比亚大学走走,沾沾世界顶级学府200多年来聚集的仙气也是好的。
前一篇:印象纽约:格林威治村与纽约大学
后一篇:印象纽约:大都会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