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在前线 老凉
CES、深圳IDF、Computex……似乎是一颗颗珍珠,英特尔正在尝试把它们串成一条漂亮的项链。
在Computex上的一系列展示,显示出了英特尔向云和物联网转型的坚定决心。
英特尔,作为全球IT产业,尤其是台北电脑展的主角之一,却展现出了不一样的风采,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看,Computex也早已经悄然转变。
本届Computex上,英特尔展示了由物联网、VR、5G、云、机器学习等全新成果组成的“万物互联”愿景,从而也向外界昭示自己已经从一家PC公司,蜕变成为一家驱动云计算以及数以亿台智能互联计算设备的公司。
表象:英特尔星耀台北
之前,光一个处理器,英特尔就要讲上半天,而在Computex上,我看到上面的诸多新鲜、好玩的展示和演示,也看到一个全新的英特尔。
图为英特尔公司执行副总裁兼数据中心事业部总经理柏安娜
英特尔聘请了台湾当地的武术家现场表演,她戴着基于英特尔Curie芯片的腕带,大屏幕上实时显示出运动状态,这与深圳IDF神似的一幕,再一次向全球媒体、观众展示了英特尔在物联网方面的全新进展。
当然,这只是一个引子,大餐随后上演。英特尔展示的不再只是某个技术领域的某个方案,而是更加偏重具体行业的整体解决方案。
首先,英特尔向外界展示了自己在PC相关领域的创新,其发布了全新一代的英特尔酷睿i7处理器,可以说,这款处理器是生产力工具和VR体验的强悍引擎。
其次,英特尔在现场玩了一场直播,是由Blue Note爵士乐俱乐部演奏的爵士音乐会,这是一场从纽约到台北以360度无死角、4K高清传输的现场直播,背后的支撑是基于英特尔至强E3 v5处理器的服务器。
第三,英特尔展示的机器人,也是萌到不行。Sota是一个听话的看护机器人,家里有这么一位,帮着老人、小孩儿,着实不错;PLEN2是一个复制人动作的镜像机器人,这个应用的场景也不少。
第四,VR,那是必须不能或缺的。之前的很多场合,英特尔刻意突出自家的实感(Real Sense)技术,而这次则显得没有那么纠结,而是直接对VR领域发表和发布自家的产品。
英特尔向人们展示,VR设备的外形也可以千变万化。
HP Omen X,这是一款背包式VR设备。背着这个双肩背包式的设备,玩起VR游戏,煞是过瘾。英特尔副总裁兼客户端计算事业部总经理孙纳颐在演讲时,背上这款背包VR,与场外的另外一位身背MSI VR笔记本的玩家,在名为“Raw Data”VR游戏中并肩作战。
图为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兼客户端计算事业部总经理孙纳颐
Acer Predator G1 好似一台小巧的面包机,是最小的VR台式机。
另外,英特尔还在Computex上展示了在前沿技术方面的进展,其中包括:与富士康签约,在5G网络部署方面的展开合作;与Viscovery以视频识别为基础的机器学习产品。
寻因:万物互联兴起
而根据调查机构的预测,物联网市场将在2020年达到7.1万亿美元的规模;到2030年,以智能互联的设备和机器为基础的产业物联网,有望为全球贡献14.2万亿美元新产值,并推动企业拓展全新的数字化服务和商业模式。
对于英特尔而言,凭借自身横跨前端和云端的业务优势,无疑在产业布局上又一次抢占了有利位置。
今年5月,英特尔CEO科再奇发表了一篇《我们的战略和英特尔的未来》的署名文章,他指出,英特尔正在从一家PC公司转型为一家驱动云计算和万物智能互联的公司。
拉斯维加斯CES,全球最重要的消费产品风向标,我看到了英特尔在“秀都”上演了一场梦幻的秀,我们看到了英特尔跨界体育、娱乐、文化、媒体等诸多领域。
深圳IDF,英特尔开发者大会上,我们看到英特尔加大对中国的投资,包括未来3~5年对大连工厂增加投资35亿美元,推动该厂升级并转型生产3D NAND,然后生产3D Xpoint;还有推动本土创新,FPGA取得进展;更有对中国开发者发放一大大大大串用于人工智能、无人机、机器人等领域的钥匙。
而本届Computex,则是英特尔转型之后的首次亮相,会上英特尔的大会演讲和展示,不少成为大会和人们关注的亮点、焦点,让人印象深刻。
用上面科再奇的那句话,对照2016年以来的种种举措,就会明白其中英特尔围绕这一核心战略快速转型的意义所在。
在4月20日,英特尔发布的第一财季业绩报告显示,其营收为137亿美元,同比增长7%,净利润为20.46亿美元,同比增长3%。但是,不及分析师预期。
其中,客户端计算部门营收为75亿美元,环比下滑14%。物联网部门营收为6.51亿美元,环比增长4%,同比增长22%。而数据中心部门营收为40亿美元,同比增长9%。
英特尔财报直接显示了市场的发展态势:PC市场下滑明显,而物联网和云计算成为其全新增长引擎。
图为英特尔未来体验式商店
让人吃惊的是,虽然物联网部门的收入只占英特尔总收入的5%,但是三年内实现了78%的增长,悄然成为英特尔的“潜力股”。
放眼全球,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早已经成为科技产业的热点,各个领域的巨头纷纷布局。
从2010年开始,英特尔就开始布局物联网,甚至向前追溯,布局的历史更久远,其在物联网的前身——嵌入式市场,更是有整整40年的耕耘历史。
如今,英特尔在物联网占据有利地位,其物联网相关专利,在所有科技公司中位列前茅。
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兴起,让前端设备空前繁荣,而由此也对后台相关的计算、存储、网络等能力带来巨大考验。
英特尔除了在前端市场积极布局,在数据中心市场更是拥有有利地位。其在全球服务器芯片领域占有高达99%的市场占有率。
技术的积累与及早的布局和卡位,让英特尔在物联网市场有着先天和先发优势。
未来:英特尔转型向前
在物联网时代,PC的概念被全面延伸,它不再只是一款台式PC或者笔记本电脑,而会是人们身边的任何一个设备,它具有智能、连接、感知等能力,而且它更依托于云计算、存储等综合特性。
因而,在这个意义上,科再奇提出一个清晰的良性循环:云和数据中心、物联网、存储和FPGA通过连接性紧密联系在一起,并通过摩尔定律的经济学效应得以进一步加强。
图为英特尔增长良性循环图
透过这张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英特尔的核心战略:其已经全面向云和物联网转型。
事实上,这场转型并不简单。甚至在外界看来,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外界表示担忧,可能是因为,4月20日英特尔发布业绩的同时宣布将裁员1.2万人。
不过,透过CES、NBA全明星赛、格莱美、IDF、Computex等几个重要的节点,英特尔向外界传递出坚强的信心。
科再奇提出了英特尔的“五大未来”,在前线认为,这是在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大框架之下,英特尔持续发力:
云和数据中心是英特尔的基石,在高性能计算、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领域不断创新;
与PC生态圈一起发力二合一、高性能电脑之外,更在VR时代,发出了自己的最强音;
在数据中心领域,英特尔的整机柜架构、3D XPoint内存、FPGA和硅光子等技术,个个都是黑科技;
在云计算和物联网时代,连接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英特尔提出5G将是云和物联网的基础;
最有意思的是摩尔定律,屡“死”屡强,它历久弥新,为英特尔和业界指明了从14纳米到10纳米,到7纳米、5纳米,甚至更高的制程技术。
如今,科技产业正在进入全新的拐点,对于每一个巨头而言,都面临调整、转型,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关键因素在于,是否做好了准备,是否真正地去敢于迎接挑战,是否有不破不立的勇气和行动。
英特尔这次从PC跨到云计算、物联网的过程中,甚至有高管离职,重磅裁员,更有架构调整,但是如果放在英特尔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这可能只算是其中的一个小阵痛。
本届Computex上英特尔的一系列行动,进一步提振了人们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