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老了、慢了 痛快换掉
调查表明,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开始意识到一个问题:员工的终端设备存在“老龄化”,影响企业整体的生产效率,不利于参与市场竞争。“这是一个大的背景话题,对于企业客户来讲,企业主以前很少考虑PC能对企业带来多大的营业增长,但是随着人口红利的改变,以前企业招一个人务工成本很低,现在一个中等员工年薪要在2万-5万元,老旧电脑对他的工作效率折损可能在20%左右,所以企业主也在考虑如何利用更好更新的PC设备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作为新的改善方向。在这一背景下,商用PC市场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好的增长空间。” IDC中国助理副总裁王吉平表示。
IDC中国助理副总裁王吉平向笔者介绍了目前中国商用终端市场的一些新趋势
在北上广深的一些公司人看来,移动起来的办公模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更多的企业工作人员走向了BYOD,尤其在传媒、金融、医疗、IT等行业已经显得活跃,这样的特点正在改变着企业商用终端的采购趋势。公司人的手头,需要更轻薄、高效的商用PC来应对日益复杂和不断变换的工作场景。换一个高效处理器的轻便笔记本或二合一平板,已经成为流行趋势。
跟全球的“4年”更换商用终端水平时间相比,中国的“5.5年”更换指标显得指标过长。“中国的企业主有他根深蒂固的心理特点,不过,可以想象一下,一堆5-7年左右的‘老龄’电脑在这儿工作,还都是赛扬甚至是ATOM的CPU,在日益高速竞争的今天,怎么能够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发展效率和生产的效能?”王吉平谈到。
随着英特尔第六代酷睿处理器家族的的推出,PC在性能、轻薄、长待机等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近年来新的商用终端的设计趋势也聚焦在轻薄高速上,这些品牌和传统品牌不一样,他在消费市场引动的粉丝经济同时,给商用市场注入了一种新的活力,这种活力更多刺激了允许BYOD的开放型企业的购买活力。因此,IDC中国的报告预测,商用PC的更迭,能够帮助企业从原有的一种相对原始生态模式升级到一个现代化的办公模式。大部分企业原有的电脑应用更多的只是用来处理一些简单的企业事务,而现在的PC能够更好的与垂直行业的应用进行深度的融合,比如医疗行业、金融行业、教育行业等等,其整体管理性、易用性、适用性、员工的满意度等都有非常大的提升。综合起来,会给企业的生产效率带来非常大的提升作用。
换什么值多少 还需三思
是的,随着企业迫切需要升级为现代化模式所带来的商用终端更新之潮,用户换什么、如何换以及后续带来的价值,值得思考。
“互联网
”和“供给侧改革”提出,使得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对接,对业务形态和模式有了新的挑战,所以需要更好的工具来帮助转型和融合。因此,商用终端的重量、触控、语音等多方面都会由于行业和应用的不同,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海外,苹果与IBM的合作正是瞄准互联网
的行业应用市场的潜力进行合作和发展。中国品牌和企业也应该加快发展的步伐。
“新形态电脑”对于员工协同工作的提升,以及对员工电脑设备的统一管理性等方面有明显帮助。比如对外接待岗位更多会选用一体机等产品,而销售等岗位更多的会选用超轻薄笔记本或者2合1这样的产品。微软surface pro、华为mate book,Lenovo Yoga,Dell XPS,以及未来小米等互联网厂商进军PC市场等,都扩大了企业用户选择商用“新”终端的路径。
另外一个突出的特点在于,随着BYOD等新兴的购买模式出现,商用购买决策权有一部分将逐步由个人决定。“BYOD正在崛起,个人用户需要更加犀利好用的商用PC,厂商也渐渐意识到今年产品的多元化设计及发展方向。”王吉平介绍,升级终端的好处在于提升了潜性工作效率。他在日常帮企业算过一笔账,以员工每天每次非正常开关机在五分钟为例,一天大约占据三十分钟左右。可以设想将影响整个企业员工大概10%的效率。如果这个员工以北京市的平均年薪工资标准4万左右计算,就无形造成了企业4000块钱损失。“没有办法真正算出这笔帐,如果这是个500人的企业,一年的损失就是大概200万左右。”
是时候和手头那些老旧PC“大哥”说再见了。最新一代的英特尔博锐处理器、轻薄的超极本机身、高速反应的固态硬盘,在今天这样一个高效的社会中,落后一分钟,意味着将失去一片巨大市场商机,少带一次终端,意味着将丢掉一段详细描述的过程。企业应该意识到无论是商用PC、平板或者手机产品,商用智能终端都能够帮助企业释放更高效的企业生产力。这是当下的必然,也是掌控前沿经济脉搏的强悍工具。
本文转载自ChinaByte比特网
作者:徐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