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国研究中心英特尔人机交互技术小记语音识别it |
新年伊始,总是让人非常振奋。2008年除了是奥运年,也正好是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庆。上周五,我们举办了主题为“家庭总动员”的科技开放日活动,作为我们十周年庆典系列活动的第一场。来宾和我们的员工、家属一起欢聚一堂,分享我们的喜悦。
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筹建于1998年。1998年5月,当时作为英特尔公司董事长兼首席行政官的安迪"葛鲁夫访华,并宣布英特尔将投资5000万美元,在北京建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这个中心将探索和研究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有关的问题,如语音识别等。同年11月,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当时的研究方向为人机交互技术,包括中文语音识别、自然语言计算等。
2004年5月,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注册为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成为独立法人。同年6月,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由北京市的中央商贸区(CBD)迁至有中国硅谷之称的北京中关村地区,入住现址融科资讯A座。这一时期的研究方向为微处理器技术(包括应用研究与编程系统)、通信技术和系统技术三大方向。
2006年11月,英特尔CTO贾斯汀在视察了研究中心之后,高度评价中国研究中心,认为已经发展为成熟的独立实体。此后,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成为公司全球研发网络中的重要一员,同时也是除美国之外最大的研究团队。
总结研究中心这十年的历史,可以用三点来概括:这是创新的十年,合作的十年,和人才培养的十年。首先是创新,从我们成立之初从事的人机交互技术,到现在做万亿级计算和无线宽带,每个阶段的工作都是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而合作,也是从一开始就建立的传统,我们一直积极与学术界、工业界还有政府部门合作。例如与清华大学,我们从中心成立的第二年即1999年就开始合作。2004年还成立了清华-英特尔联合研究院,在信息科学领域进行合作研究,取得了许多成就。人才培养方面,我们不光是培养了自己的一流研究队伍,也通过合作研究项目、实习生计划为学校培养了大批科研人才。前年我们的博士后工作站正式挂牌,以培养高端研究人才为目标培养博士后。一年后,三名在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中期汇报会上,工作站的工作得到与会主管领导们的一致肯定。
总之,创新、合作和人才培养是我们十年来的三大旋律。我们对过去非常自豪,对未来充满自信。2008年将会成为我们新的起点,为英特尔、也为中国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