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东坡画像哪个更靠谱?

(2012-07-27 10:25:43)
标签:

苏东坡

画像

长相

杂谈

                          苏东坡画像哪个更靠谱?——《跟随苏东坡学行天下》


   2004年在北京,请人画苏东坡的漫画,以便为自己的书做插图,对方画成送来,我一眼就放弃了,请看其中一幅:

http://s12/middle/4fe2014cxc5c6a7be629b&690

   除了形象的不恭之外,仅有的文字中还有错别字。

   2008年因为请王宣的团队为我创作抗震救灾少年英雄漫画,双方合作愉快,对其团队的漫画创作水平有了更多的认识,正好笔者受托在《中学生》杂志策划“走进文学大师”专栏,因此有了下面的苏东坡:


http://s7/middle/4fe2014cxc5c681d89a86&690



    下面这幅插图是沈光琼女士给我的书做的,工整、潇洒,我自认是符合东坡先生的风骨的,跟书也很搭:

http://s6/bmiddle/4fe2014cxc5c6f4b46775&690

   

    我的朋友云巢先生的作品旷达、潇洒、不染尘埃,其中的墨竹笔者以为在蜀中乃至全国都少有比肩者,他与夫人联袂专门画了《东坡与朝云》,现正在创作中,我无限期待他们根据最新的东坡长相信息创作出来的作品。 (笔者稍微卖个关子)

    最后,比较了各地东坡塑像,笔者觉得黄州的这一幅算是佳品:

   http://s2/small/4fe2014cxc5c7426a8c81&690

    苏东坡在《王维吴道子画》中避实就虚,尊王抑吴,以至于我们今天谈东坡本人的长相都比较困难,笔者曾《苏轼究竟啥模样?》请教苏辙后人苏金华先生,也无定论,对于东坡先生而言,真可谓一作茧自缚的笑话,东坡先生大概也没有想到。

    附:

苏轼苏辙关于王维、吴道子画的论战

 

苏轼苏辙关于王维、吴道子画的论战

《王维吴道子画》

                  苏轼

何处访吴画?普门与开元。

开元有东塔,摩诘留手痕。

吾观画品中,莫如二子尊。

道子实雄放,浩如海波翻。

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

亭亭双林间,彩晕扶桑暾。

中有至人谈寂灭,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扪。

蛮君鬼伯千万万,相排竞进头如鼋。

摩诘本诗老,佩芷袭芳荪。

今观此壁画,亦若其诗清且敦。

祇园弟子尽鹤骨,心如死灰不复温。

门前两丛竹,雪节贯霜根。

交柯乱叶动无数,一一皆可寻其源。

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

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

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裣衽无间言。

 

           《王维吴道子画》

                       苏辙

吾观天地间,万事同一理。
扁也工斫轮,乃知读文字。
我非画中师,偶亦识画旨。
勇怯不必同,要以各善耳。
壮马脱衔放平陆,步骤风雨百夫靡。
美人婉娩守闲独,不出庭户修容止。
女能嫣然笑倾国,马能一踧致千里。
优柔自好勇自强,各自胜绝无彼此。
谁言王摩诘,乃过吴道子?
试谓道子来,置女所挟従软美。
道子掉头不肯应,刚杰我已足自持。

雄奔不失驰,精妙实无比。
老僧寂灭生虚微,侍女闲洁非复婢。
丁宁勿相违,幸使二子齿。
二子遗迹今岂多,岐阳可贵能独备。
但使古壁常坚完,尘土虽积光艳长不毁。

苏轼的观点,苏辙并不赞同,并且立即进行争论,毫不避讳隐瞒,这是创造力的一次令人神往的交锋,这种氛围,打着灯笼照一照,我们这个民族创造力演进史上,能够有几回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