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战高考】高考备考的最后阶段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0-03-15 15:28:59)
标签:
高考复习压力弱科相信刘翔错题心态教育 |
分类: 学有章法•导学 |
一、怎样面对压力?
要么用压力激发努力;要么用努力化解压力。但是,努力要讲究一张一弛,该紧张的时候就要痛快的经受暴风骤雨,该放松的时候就要愉快享受春风细雨。也就是说,要学会调节自己,现在推荐一篇小文章,题目叫《跑》,是一名2006级学生写的。
我喜欢跑。
不是奔,是跑。自己一个人,或许是在阳光前,或许是在月色前。没有喧嚣和人群,只有简单的跑道和简单的我。
顺着没有起伏的跑道,慢慢地享受跑的快乐。没有人追赶你,也没有人逼迫你,随便你怎么跑。好看,难看,只要是自己感觉跑出来的姿势都是最美的。
享受跑的感觉。闭上眼睛,闭上嘴巴,因为不需要跑得气喘吁吁。只用鼻孔,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地吐出来。在早上,吸入一天的精气神;在晚上,吐出一天的碳氧二。
最好是有风的时候。风要轻轻地,柔柔地。张开双臂,迎着风,沐浴着风,享受风的爱抚。倘若风向不变,转过弯道,背着风——背,是背东西的背,不是背向的背——依旧张开双臂,让风追过发丝,感受风的重量……
刘翔真的跑得很快,不,他是奔得快。他奔向金牌,奔向胜利,奔向快乐;而我,却是快乐地跑,不计较成与败,不在乎得与失,快乐便是目的。他耳边是呼啸的风,我耳边是轻柔的风;他耳边是追梦的的风,我耳边是夙愿的风。
慢慢地跑,不要让呼吸过于急促,也不要让机体过于疲惫。
慢慢地跑,这其实是一种释放。释放自己的忧伤,让它们不要积压而成为心灵的负担,慢慢地使将们融合进快乐中,稀释以致中和;或是,索性将它们排挤到头顶,让风吹掉,哪怕是被抚慰的圆润一些,让它们都不至于太过尖锐,刺痛我的心灵。
慢跑的感觉,或许就像无喜无忧的古佛灯,简单之极而又高深莫测,能令人产生无尽的遐想,但却从不让人从这些遐想之中得到快乐和忧伤。
跑跑吧!调节一下自己的快乐和忧伤,享受一下微风,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二、相信老师。
一名2006级学生写到:“老师曾说:高考前睡不着,不会影响到第二天的发挥。我听后认为老师是在安慰我们,而自己真的一夜没睡,但确实没怎么影响自己的成绩。所以说,老师说的一些话要相信,千万不要自以为是。”
所以说,相信老师是没错的。因为在你们人生的现阶段,对你们真好的,我敢说除了父母就是老师了,因为老师给予的越多得到的才会越多,这是老师工作的本质。老师对你们要求严格,并不是刻意去限制你们,毕竟,高考的严酷不允许你们在高中潇洒走一回,大学的召唤不允许你们为闲景流云而留恋,套得上缰绳的烈马才能成为骏马,挨得住鞭笞的骏马才能一马当先。因此,老师很希望你们能理解这些,理解了这些,也就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
我们知道,NBA很多球队中的很多球员的薪金是远远高于教练员的,但他们也要接受教练员的调教。因此,在最后的备考阶段,如果遇到问题了,我希望同学们一定要先找老师。
三、最后阶段怎样对待弱科问题?
1、最后阶段补弱科一定要讲究策略,不能猛攻强取,要把握好弱中之“弱”来补,
也就是说,要想清楚要从哪些容易改善的方面来补?比如,从认真规范性上,从考试心态上,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等等。记住,别人有马虎的资本,我们没有,就要向规范要分;别人“艺高人胆大”,我们不行,就要向心态要分;别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们不可,就要先捏“软柿子”。
2、发挥天赋优势,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只要用心、努力、找准,就很可能会厚积薄发,让以前的准强科,甚至是平庸学科成为真强科。这样,在考试中,即使自损八百,也会斩敌一千——在弱科上别人高我15分,在强科上我就超他20分。
3、要给自己的强科和弱科下“死命令”,也就是说,无论考试的难易程度,都要给强科和弱科固定分数下限,只要低于了它,就要再自责都不过分的严肃反思,让自己意志逐渐趋适应这个状态,看得这个要求越来越渺小,先达到,再突破。
四、越到最后越关键。
首先,“早收影响产量”。比如,拿玉米来说,如果早收了,就会降低后期光照对玉米的增产作用。据说,一天能差二、三十斤,早收一个星期能差一百斤。同样,在高考复习这最后的一段时间中,其实还有很多东西需要继续“光照”:对迷迷糊糊的概念要理解到位;对磕磕绊绊的通法要运用熟练;对起起落落的心态要掌握平稳。
其次,“颗粒归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告诫人们粒粒粮食滴滴汗,一定要懂得珍惜。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既然辛辛苦苦的已经付出了近三年了,那么在高考复习的最后这段时间中同样也要“懂得珍惜”:把考过的试卷再整理整理,把改过的错题再演算演算,把用过的经验再回顾回顾。
五、还有几个问题也要特别注意。
1、纪律依然重要。守纪是根,求知是本,根不扎实,本就会摇摆不定。
2、让自己越单纯越好,不要把自己搞定太复杂。
3、分分必争。多一分就多一分成功的把握,多一分就多一分选择的机会。
佛语中有句话叫:夺人不夺境。意思是说虽然每一次的失败和挫折还会将我们弄得心烦意乱,但你已经拥有的那种境界却永远属于你。经历挫折,我们只需按部就班的去做好每件事,相信风雨之后必见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