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3日
晴
年龄:15个月3天
昨天带萱萱出去晒太阳的时候,细心的外公发现宝宝的右手拇指始终呈L型弯曲着。外公用手摸了摸宝宝的拇指,发现弯曲的地方非常硬。傍晚爸爸妈妈一回家,外公就把这一发现告诉了他们。
除了外公,家里所有人都没注意过。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是戳着了吗?还是一出生就有这个问题?
周姨说:“还是外公心细,我天天给宝宝洗好几遍手,都没发现这个问题,外公经常出差,偶尔回来带带宝宝,就发现了这么重要的问题。”
爸爸妈妈心怀忐忑地查找宝宝出生以来的照片——月子里没弯,不是从娘胎里带的。。。。。。百日照里也没弯。。。。。。一岁也没弯。。。。。。今年六一儿童节,右手拇指明显弯了。在往前一点,五一劳动节去红螺寺的时候还是好好的。。。。。。最终锁定,右手拇指明显弯曲是在5月底左右发生的。

妈妈的冷汗开始冒了出来:如果是戳了,这么长的时间过去了,不会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吧?爸爸急忙在网上浏览,去哪家医院呢?儿童医院的骨科?还是积水潭医院的儿科?找那位专家?经过一番侦查,最后确定——先去积水潭的骨科探个究竟。
今天全家人起了个大早,八点不到就到了积水潭医院。如今的医院真是人满为患啊,挂号处长龙般的长队。等到了我们,专家号已经没有了,只挂了一个小儿骨科,34号。妈妈看到前来就诊的病孩子太多,担心交叉传染,就建议一部分人留守等候,一部分人带萱萱到医院的花园里走一走。于是外公和爸爸成了留守人员,周姨和妈妈带萱萱到处走走。
嘿嘿,没想到,积水潭医院的后花园真漂亮啊!有青翠小山,有小桥流水,有亭台楼阁,还有呱呱叫的鹅和鸭。妈妈和周姨一边一个牵着萱萱的小手,顺着山上的林间小路漫步。宝宝的情绪很好,小步子跨得很大,一定要一步一个台阶地往上爬。下山时,透过斑驳的树影,宝宝看到了山下的小河,她“诗兴大发”地吟道:“小河牛(流)水哗啦啦。。。。。。”嘿,这一岁三个月的小东西能连续说7个字啦!来到水边,小河里的鹅和鸭吸引了宝宝的眼球。突然,大白鹅伸着脖子高声叫了起来,宝宝马上“有感而发”接了句:
“鹅,鹅,鹅。。。。。。”
妈妈非常吃惊,启发式地接道:“曲项——”
“向天嘚(歌)”
“白毛——”
“浮绿水”
“红掌——”
“拨清波”
嘿!小东西会接唐诗了!正惬意中,妈妈的电话铃声响,该宝宝看病了,其时已近中午。匆匆抱着宝宝走进诊室,给大夫看了看宝宝的右手拇指。宝宝现在对“男生”很警惕,大夫刚碰到宝宝的小手,她立马开始“反抗”,一边往回抽小手,一边撇着小嘴大声哭起来。爸爸正打算详细地介绍一下病情,就被大夫打断了,说:“不用看了,这是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需要做个小手术。”
“啊??”
“她的腱鞘长得有些窄,造成里面的肌腱不能活动自如。”大夫解释。
“今年5月份的时候还是直的呢,怎么6月初就弯了?”
“这病就是随着她发育,逐渐显示出来的。”大夫说。
“这么小的孩子做手术啊?能大一点再做吗?”外公问。
“原则上是什么时候发现什么时候做手术。”
“那您能开个住院单吗?”
“现在不行,全民迎接奥运,上级有指示,现在不能接收住院病人。而且我也不建议你现在住院,目前正是手足口病发生的高峰期,住院容易交叉感染。下一个——”
“那手术怎么麻醉?”随着爸爸的发问,下一位小病号和一大群家属已经乌泱泱涌进了诊室。
“全麻。”
“只做拇指的手术,为什么要全麻?麻醉对孩子的智力有没有影响?。。。。”
“等做的时候再说吧。”正说间,下一位小病友已经坐了下来。
“哦。。。。。。”
历时一个上午的等候,2分钟解决问题。虽然明确了宝宝的病情,但留给我们的是更加不安的心情——带着对手术未知的迷茫,对麻醉风险的恐惧,及对宝宝的心疼,我们离开了积水潭医院。
唉,让我欢喜让我忧的育儿生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