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中生考试焦虑心理及对策的研究

(2008-07-03 15:17:31)
标签:

教育

分类: 论文

一、研究背景

世界卫生组织宣言近年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因此,中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的。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学习竞争的加剧,如今的中学生面临各种各样的考试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及时检查教和学的效果,对他们进行必要的考试也是理所当然,不可取消的。然而,我们常常发现,面对同样的考试,有的学生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有的学生则紧张焦虑,烦躁不安,不知所措。有的平时成绩平平而考试时能爆出“冷门”,考出连老师也未曾预料到的好成绩;有的平时“拔尖”的学生则也常常考得“一蹋糊涂”,究其原因,后者是因为心理焦虑所导致。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影响学生在考试中能否正常发挥的因素主要有知识因素、考试焦虑因素,而教师和学生往往对考试焦虑因素不加考虑。实际上,考试,特别是带有竞争的重大考试,不仅取决于学生在智育方面的准备程度,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更需要有考试心理技能方面的训练与准备。对学生来说,对考试的过度焦虑可导致心理紊乱,使人既不能清晰思维,也不能集中注意于考试内容,整个考试情境将变得富有威胁性,应试者的注意中心将转移到对基本情感的必要保护上来,而不是直接专注于考试内容。处于这样一种被动防卫的状态,学生就很难客观地面对考试情境。感觉的敏锐性下降,对知识的回忆途径受阻,注意力无法集中,甚至心颤、手抖、慌张得连字也写得歪歪扭扭,不成字样。

为此,加强对高中学生考试焦虑心理的研究,寻求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提高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活力和创造性、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以适应学校、社会的要求:爱学习、会学习、从而大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在于根据总课题的布置和要求,预期通过二个学期的努力,认识到考试焦虑对学生考试产生的影响,帮助学生分析产生考试焦虑的原因,找出矫正考试焦虑心理的方法,使他们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地面对现在学校的各种考试和将来进入社会时面对社会,人生的各种“考试”,可以设想,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对学生的现在而且对其将来也是会产生很大的正面影响的,其意义不可估量。

现根据研究进程的情况归纳为以下几点:

1、了解高中学生考试焦虑心理的状况。

2、能够找出当前高中学生存在考试焦虑的深层原因。

3、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4、通过实践取得实效。

5、总结、分析、汇总成文。

三、研究内容

(一)高中生考试焦虑心理的表现及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障碍,为了解决问题,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必须克服困难。而困难的出现和克服,会引起人内心的不安和紧张,严重时就会给人带来恐惧,形成焦虑。考试焦虑是就是其中一种情绪现象,学生在考试期间心理上的紧张、不安、担心、忧虑、恐惧等在情绪上的反应都可称之为考试焦虑。它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指在考试来临前的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的焦虑;另一类是指在考试过程中产生的焦虑,如“怯潮、“晕潮等。考试焦虑产生时,会伴随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

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第一、怯场

所谓怯场,是指应试者由于心理过度紧张,情绪不安,大脑处于兴奋状态,难以控制自己,无法集中注意力,以致于有的表现头晕,活动失常,无法进行考试。

第二、丧失信心

在应试中由于应试者出于被迫参加,或是认为目的达不到,或是在应试过程中预感到成绩不好,就会表现出情绪低落,动机缺乏强度,缺乏韧性,同样表现为无法集中注意力,以致弃考。这是由于动机过弱和注意力分散所致。在高校招生考试中,如第一科课考试试题难度较大,成绩过低,会对第二科考试中应试者心理带来干扰,表现为消极,没有信心,直至不能坚持下去。

第三、外来“刺激”带来的烦恼

在解答试题过程中,应试者要对所学知识经过回忆、联想、知识重现等一系列心理活动。从生理学观点讲,回忆是人脑的一种机能,它是以记忆为基础的,是在试题词语的作用下,暂时神经联系又恢复的过程。突然的外来“刺激”往往容易使“神经联系”中断,强“刺激”还能使原来已知“信息”难于“提取”,其结果影响测验进行。在考试中如有人突然大声喧哗,考场秩序混乱,附近传来噪音等,都是“刺激”的因素。

第四、偶发事项带来的惊慌

在应试者缺乏思维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的一些事项、事件,会给应试者心理带来干扰,使其惊慌失措,心理紧张,影响正常思维,造成考试成绩下降。如地震或火警等突发事件,都会给应试者带来心理变化,即带来惊慌。

总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障碍,为了解决问题,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必须克服困难。而困难的出现和克服,会引起人内心的不安和紧张,严重时就会给人带来恐惧,形成焦虑。因此焦虑是难免的,但焦虑的产生与程度在个体间有很大的差异,如好胜心强的学生对一般性的小型考试,也可能会忧心忡忡,产生焦虑;而缺乏上进心和自尊心的人,也许对重大考试也持无所谓的态度,其心理、生理反应不显著。因此,要辩证地看待考试焦虑的影响。可以想象,如果一个学生对无论多么重要的考试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没有丝毫的紧张、焦虑和压力,不进行认真的复习和准备,他的考试成绩就不会很理想。所以,适度的焦虑与紧张则有助于精力更加集中,知觉更加敏锐,思维更加灵活,学习效率更高。而焦虑过度也不利于发挥正常水平,会对考试产生不利影响。就是说,考试焦虑的产生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必需的,重要的是学生要学会自我调适。

(二)高中生考试焦虑心理的对策

克服考试焦虑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自我训练、自我心理调适,以下是一些简便有效的办法:

第一、端正考试动机,减轻心理负担

每位学生对考试的意义都要有客观正确的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应试动机。考试作为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中等程度的焦虑,以保证在考试中正常发挥水平。反之,把考试的意义片面夸大,甚至把考试与个人终生的成就、事业和幸福等紧紧联系在一起,考试还未来临就惶惶不可终日,带着强烈的求胜动机和沉重的心理负担去复习、考试,结果情绪焦虑程度越积越强烈,临场发挥时事违人愿。因此,越是临近重大的考试,越要适度降低求胜动机,减轻心理负担,真正做到轻装上阵。当然这绝不意味着要求学生对考试抱消极应付的态度,而毫不准备、毫无压力地参加考试,其根本目的仍然是要求学生保持旺盛的精力和积极的心理状态来迎接考试。

第二、做好充分准备,形成良好的考试状态

充分而良好的准备状态,是预防产生过度焦虑的最有效方法。考前的准备工作很多,如物质准备、知识准备、体能准备、心理准备等,缺一不可。一般说学生对考前的物质准备(如考试时所需文具等)、知识准备(如全面认真地复习等)已达到最高限度,因而它们对考试结果的影响相互间差异较少,而影响考试结果差异最显著的是体能准备和心理状态。比如体能准备,有不少学生在考前拼命复习功课,作息时间颠倒,生理功能紊乱,睡眠不足,缺乏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致使大脑过度疲劳,体能下降,精力不济,这无疑极大损害了考前良好的体能准备,加之心理上的紧张焦虑,临场时“晕潮的可能性就会增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些学生在考前为保持旺盛的精力,饮服大量的高脂肪、高蛋白的营养品,不注意饮食卫生和良好习惯,造成消化不良和肠胃功能紊乱,体能不仅没有增强反而下降。考前适量补充营养是需要的,但一定要注意适度,防止暴饮暴食。无论是体育竞赛还是各种考试的经验都已证明,缺乏良好的体能准备是难以发挥正常水平的。俗语说“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中的“玩”,事实上就是娱乐,紧张学习之余的娱乐,可以使人消除生理疲劳,恢复体能,还可能使人情绪轻松,压力减轻,从而防止高强度焦虑的产生。反之,考前忧心忡忡,焦虑不安,缺乏良好的心理准备,这样在困难还未出现时,就已被困难吓倒。正象有人说的:很多人不是被困难击倒,而是被他们自己击倒。所以学生在考前都应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既要对考试时各种困难挫折有客观而科学的估价,又要有克服困难挫折的充分心理准备。

第三、冷静处理“怯场”

怯场是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在考试情境与考试本身的强烈刺激下,引起情绪高度紧张和焦虑,难以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使心理活动暂时中断或失调的现象。这种情况轻者称为怯场,重者叫做晕场,怯场是考试焦虑最典型的一种。事实上,当怯场现象发生时,只要有所准备,掌握必要的技巧,也可以顺利度过这一危机期。

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出现怯场现象时,不要惊恐慌乱,有几种缓解方法可供借鉴:其一是安静下来,暂停阅卷、答卷,静静伏在桌子上稍作休息,转移注意力,停止有关考试活动的强制性回忆。一般情况时间很短就可以消除怯场,正常考试。其二是可用“调整呼吸法”,即遇到情绪极度紧张时,停止有关活动,全身放松,多次做深而均匀的呼吸,呼吸时大脑最好排除其他杂念,双眼注视一个固定的目标或微闭,反复有节奏地呼吸,这样也会很快消除怯常另外的方法还有,暂时停止答卷,转移注意力,默数数字,从“1”一直数下去。或闭上双眼,全身放松,想象一个大气球有一小孔漏气,气球由大慢慢地变小,等等。这些方法都可反复使用,不仅有助于克服怯场,对一般的考试焦虑也都有缓解作用。

为了防止考试过程中的怯场,还可以在考前短暂的几十分钟里,做一些积极的准备活动。例如考前的半小时内,不要继续进行高度紧张的复习,避免谈论和考虑有关考试的问题,听听轻松悦耳的音乐,独自或与家人、同学散步、聊天,活动活动身体。天气炎热时可以用较短的时间冲凉。考前不要急于跨进考场,稍提前即可。跨进考场后要简单熟悉一下环境,然后安静地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下来。拿到试卷后,先填写有关身份栏目,然后再挑选试题中难度孝最有把握的题目开始做起,答题时先慢后快,以逐渐适应考场内的紧张气氛,不断获得成功,以求自我鼓励,增加信心。这些活动及过程都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防止怯场发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