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大天王之持国天王的智慧

(2010-10-28 14:08:36)
标签:

东方持国天王

黑脸

佛教故事大全

白脸

吴丞皓

原创

杂谈

情感

文化

教育

进过大寺庙的人都知道,第一大殿通常是天王殿,四位天神守护佛主在两旁,而四位天王神武无比手上各持法宝,通常很多人只会把他们联想到西游记里,他们和孙悟空打斗的场景,很少人知道,他们的名字乃至手上的法器都有隐喻。

 

东方持国天王,持,保持维持意,国,地方意,国家家庭公司。手持琵琶,意为,做人做事要松弛有度。琵琶弦太紧了会断,太松弹不出声音。

 

佛陀有位弟子名叫亿耳(亦名二十亿耳、闻二百亿),是个有名的音乐家,出生在富贵家庭,备受宠爱。长大后听闻佛陀说法,很受感动,于是剃度出家,过着日中一食、树下一宿的头陀生活,父母也阻止不了他对修行的热心。

他的身体渐渐衰弱,最后终于支持不住了。他非常烦恼,打算还俗。

佛陀知道亿耳的心,就来鼓励他:“你用音乐宣扬佛法,长养大家的信心,这很好;现在又勇猛精进,除坐禅外,什么事都不能引起你的注意。我想问你,你弹琴的时候,假如琴弦太紧会怎么样?”

“佛陀!琴弦太紧会断的。”亿耳回答。

“太松呢?”

“太松就没有声音。”

“修行和弹琴一样,”佛陀慈悲地说,“把心放平和一些,不要太紧,也不要太松。”

亿耳听了佛陀的教示,端正心态,不久就证得阿罗汉果。(《佛教故事大全》)

 

养过金鱼的人都知道,水过久不换会脏,但有时还不会出现问题,因为它适应了这样的环境,当水里的漂浮物再继续生长下去,鱼最终还是要翻肚皮的;那我们是不是就得经常换水啊?可问题是怎么老一换水隔天鱼就说拜拜呢?卖鱼的时候,服务员就会告诉我们,换水只能换一半,至少也要留个三分之一,定期时间里换一次就好。

这和我们做人是一样的,说话不要太满,要给自己也给他人留一点后路。祸从口出,很多时候,我们发生的不幸或不如意的事都是从口头上开始的,而后又后悔莫及。当然交流就必须用到嘴边,只是有交流就会有不同的意见,甚至被别人不认同的时候就会生气,就会发生冲突。有时候一句过头的话,就把一段关系,或一桩正在办的事情就此划上休止符,什么也没办成,平添一股怨气。如果说话都能留个三分,不要说得太满,即让对方有反驳的机会,这叫尊重,也让自己在发生错误的情况下有机会婉转,即使对方发现了这个错误,对方也很乐意让你去改正。这话有来有去,就会圆融圆满。

 

有很多人听过一个故事:一位科学家做实验,他把一直青蛙放在滚水里,青蛙跳了起来;然后他又把青蛙放在冷水里慢慢加热,青蛙就被煮死了。有人就真的做了这么个实验,青蛙放在热水里就被烫死了,放在冷水里,加温到一定温度青蛙就跳了出来。但且把两个实验都当是事实,因为我们不知道,他们实验的整个过程。或许加热的时间和一开始的温度有别也说不定。但实验都同样告诉我们,压力太大要嘛条件反射的跳开,或被压死。现在很多人虽然抱怨工作强度大,但工作不好找只能屈服,最后“过劳死”一词就成了众人皆知的词汇。

老板总盼着员工可以为自己多做点事,因为找个新人效率低而且工资高,不如用其一半的资金当做奖金来得有效。最近有一朋友说,公司走了一个员工,让他兼设计那块。他虽然读的过设计,但出社会后他做得都是统筹方面的,而且要他做设计同时现在的工作依然一样得做,工资又不给涨。你说,我朋友能不想着跳槽吗?

现在很多人,无法在工作时间里完成,就把其工作带回家,加班加点,甚至连节假日都拿出来工作。其实不是他们笨,只能说这样的工作量过多了。工作压力事实上,只能在其合理的时间里处理完成才能算其科学,比如同一件事,我们以前十个小时可以完成,现在我们只要8个小时就完成。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提高工作时间。人是肉体做的,是和动物一样需要休息,而且甚至需要养精蓄锐,方能做好未来的工作,如果只会利用员工的时间来为自己谋福利,那简直是剥削。

当然也不是不能对员工施加压力,人毕竟要成长的就得磨练。只是你得像培训举重选手那样,一斤一斤的循规蹈矩的加,让其适应适用。现在有很多政府部门,办公只会闲聊无事,看看电影,网上聊天,一件事好几人办。这样的效率也是不可取的。

 

持教孩子也一样,现在人都说,现在的孩子都难教,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计划生育下,孩子如家人的掌中宝,一个孩子有父母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疼,如若一人要管教也得看其他的脸色。有个不中意就会发生家庭大冲突。生怕孩子被打坏了,生怕孩子会有叛逆的心里。因此就为了避免更多事,就任孩子为所欲为了,孩子就被宠坏了。

持教孩子一样得软硬兼施,有的人会用家庭成员扮演角色,一个办黑脸一个办白脸。办黑脸者惩罚和白脸安抚者都不能过度。比如把孩子打得皮开肉绽,或白脸一听到黑脸教骂孩子就和黑脸对峙起来都是错误的。白脸要在孩子无助的时候让他有依靠感,但这种依靠只能是肢体上的,比如让他依偎,但言语下也得告诉他,他哪里错了。如若反攻黑脸,那只能教坏孩子用同样的行为去对待他的错误,就知错不改,甚至不知错。当然也不能都办黑脸,那样孩子脆弱的心灵没有依靠就会变异,他会觉得只有让自己强大才不会被欺负,通常他们会利用暴力去对方弱小的人来证明自己的强大,是极其可怕错误思想行为。

孩子有错,通常情况下,他是知道的,但他不敢承认,或不屈服,那是因为他自身心理缺乏安全感。所以教导孩子如若用直接对峙不得法的情况下,就得用婉转的方法,把事情引导到她喜欢的事件上去,然后慢慢转回来,他就会慢慢接受。甚至你不用说你错在哪里,他也会改正。

例如,侄女还在上幼儿园,但每次母亲出远门,她都要跟,于是就得经常请假。昨天无意间让她又知道了,她说她也要去。大家一句你得上学去,她就哭了,即使说了很多道理:别的学生都上学你不上学跟不上进度,哪个学生像你这样......这都无法改变她的执意要跟的想法并一直哭闹,甚至要举手要打说教她的人。所以我就切入说:今天老师教你们什么了?他说:完游戏。玩什么游戏?和谁一起玩?然后她就把游戏过程说于我知。我知道她喜欢画画就继续问,有没有教画画呀?她说没有,那你会画什么?那你会不会画大树、小鸟。我知道她会画人物没看过她画过鸟就找个她不会的或还不怎么会的说,她说她会画小鸡,然后就给我画了一只比例不怎么正确的小鸡,我还是夸她好厉害,然后她让我教她画喜洋洋和别的。就在画的中间切入一句:不知道明天老师要教你们什么呀?她说不知道。就这样她今天去了学校。

事实上,孩子都是善良的,只是现在的孩子确实不比我们那时,他们所受熏陶的事物太多,思维也不像我们以前那样一根经,但只要多点耐心就能引导孩子上正轨的。

 

现在很多人都很喜欢到名山名寺去游玩,但大多走马观花,观佛像看风景?甚至只是闻得寺院之宏名而来,事实上,寺院里的每尊神像、佛塔到每个摆设和敬佛仪式都蕴含着佛对世间事物认知的大智大慧。

 

文/吴丞皓

原创文章,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