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捐款地震善款监管杂谈 |
最紧张的地震应急救援已经过去了,灾后的传染病的控制,受灾人员的安置,灾后重建的工作陆续开始拉开帷幕。党和国家在此关键时刻展示了对灾区人们的无限关注,其应急反应的能力和表现博得绝大多数人们的好评。各界人士纷纷捐款,一幕幕感人的场面不时在我们的身边出现,甚至有一个乞丐也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捐了出来
(我感动他的精神,但是真心希望他珍重自己,捐款量力而行,不要严重影响自己的生活。
如果有一天我见到这位可敬的乞丐,我希望补还给他的所有捐出,这是我能够负担的)。
对于这次地震,我有几个想法和大家共同分享:
1.
地震给了我们一个警示,现有的住房建筑标准需要切实的修正和执行。事实无可辩争,大部分的建筑在短时间内倒塌,但同时也有部分建筑经受住了地震的考验。如果高质量的建筑能更多谢,那么这次地震的伤亡也绝对不会那么大。一些发达国家的医院、学校是地震时的避难所,而在中国的某些地区,这些地方成立受灾最严重的受难所。建筑质量的差别这么大,这是为什么????1976年唐山地震之后政府已经有明确的规定要求房屋要满足一定的抗震等级,然而时到今日,我们确看到了越来越多的豆腐渣工程。值得政府和老百姓反思,现在每一个中国人是否都应该从新看一下,我们的住所,工作间是否真的如宣传般结实。
2.
全民地震防范的教育有待加强。很多的教科书上的避震指示都是错误的,平时对人们的地震知识教育不足,防范地震的设备不足。如果有一天基本的防地震包可以在超市了出现,我们可以有重组的理由相信我们已经迈出了一大步。
3.
对震灾善款的监管和使用。这是重中之重。从过去的善款使用情况来看,我国在这方面还需要大量的实际行动。过去的突出问题有1)善款到不了真正需要的人的手中,
具体原因不赘述。2)善款管理环节成本高昂,具体原因不赘述。3)善款的使用缺乏监管,滋生大量贪污腐败。具体原因不赘述。4)善款缩水严重。举个例子,某年某爱国华侨在南方某地捐资500万元善款兴建希望小学,该华侨将该善款委托该地一组织来实施,2年后,该华侨被通知学校建成,善款全部用完。该华侨兴高采烈回国参观,迎接他的是几间普通的教室其价值只有几十万元。一大部分善款被用来购买土地、人工、管理。。。。该华侨一言不发,绝尘而去。
这次地震社会各界的捐款创下了记录,使用善款的过程如果出现任何疏漏将极大的伤害那些火热的爱心。因此我建议中央大力接入其中,加强善款的使用透明度,对其中的任何不合理的不合法的使用绝不股息迁就。
想更多谈一些,时间关系,今天就这么多。
前一篇:祝愿在汶川地震遇难的人们安息
后一篇:近期股票操作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