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学家——祖冲之:南北朝杰出数学家、天文学家
标签:
原创随笔 |
(中国古代科学家)
祖冲之:南北朝杰出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生于公元429年,字文远,今河北涞水人,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制造家。他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将圆周率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他提出约率和密率,密率值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所以有称“祖率”。他编制的大明历,提出闫年计算法,推算出回归年的长度。为了纪念祖冲之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将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
祖冲之从小就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爷爷给他讲“斗转星移”,父亲领他读经书典籍,家庭的熏陶,耳濡目染,加之自己的勤奋,使他对自然科学和文学、哲学,特别是天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青年时代就有了博学的名声,被南朝宋孝武帝派至当时朝廷的学术研究机关华林学省做研究工作。
祖冲之写的《缀术》五卷,被收入著名的《算经十书》中,理论十分深奥,计算相当精密,在当时是数学理论书籍中最难的一本。《缀术》还曾流传至朝鲜和日本,在朝鲜、日本古代教育制度、书目等资料中,都曾提到《缀术》。
祖冲之在我国天文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交点月”长度为27.2123日,与现今推算值仅相差不到1秒,对于日月食预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经过实际观测,编撰了《大明历》,第一次将“岁差”引进历法。对木、水、火、金、土等五大行星在天空运行的轨道和运行一周所需的时间,也进行了观测和推算,给出了更精确的五星会合周期。他还设计制造过水碓磨、铜制机件传动的指南车、千里船、定时器等。水碓磨提高了生产效率,至今我国南方有些农村还在使用。
祖冲之的成就不仅限于自然科学方面,他还精通乐理.著有《易义》《老子义》《庄子义》《释论语》等哲学、文学书籍,可惜都已失传。
祖冲之于公元500
去世,享年71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