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为一个读书人真的“有所得”

(2024-12-11 20:24:22)
标签:

教育

文化

情感

历史

读书人

分类: 文化休闲

网上有一段很火的话,也不知道是谁说的,被冠以什么可以让人醍醐灌顶的名言,结果看完了以后,我也被她感动了,也就是说也被她说服了。

“我不停地看书,看文学看历史,我不停地走,看山川大地。尽管这些书,这些路,可能与我的未来无关,但是它们教会了我思考。

未来我可能一无是处,籍籍无名,甚至一无所有,或许莫名其妙的死了,又或是莫名其妙的活着,但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要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一种精神,它能滋养我的灵魂,与前途无关,与钱财无关,与他人无关。”

这段话说的每一句我都信服,这比我以前对读书人的认知更加的清晰了一些。好像心里面更有了一点底气。

特别是现在很多人已经不读书了,即便是留下来的那些读书人也越来越少。有的人一听说你还读书都感到吃惊,尤其是那些已经不是学生年龄的成年人、中老年人,读书几乎被一部分看成了稀罕事。可能我说的这些话有点绝对,但是,真正喜欢读书的、痴迷读书、对书籍爱不释手的人确实不如以前了,纸质书都快被人们彻底边缘化了。

我属于那种另类的读书人,小的时候喜欢书,长大了以后,因为工作的原因,慢慢的就丢掉了这个习惯。直到过了知天命的年龄,才又拾回了这个爱好,到现在一发而不可收,并且还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我还特别对纸质书情有独钟,非纸质书不看,只有看纸质书才能找到读书的感觉和氛围。好像只有那样才能称得上是一个读书人。

读书归读书,就是再痴迷、再爱不释手那些书。只要是出了家门却从来不敢说自己喜欢读书,没事在家里就是看书、写文章这件事,因为你给别人说你读书,别人会把你看成是另类的人。

直到今天看到这段话为止,我心里才对读书人这个称呼好像心安理得了。社会上对读书的评价和概括很多,真的不缺少经典金句,但是真的像这段话说的非常接地气的语言却少之又少。这段话好像是一位邻居大哥给你壮胆一样,当着所有人的面把话给挑明了:读书不是为了什么,读书什么也不为,就是为了让自己能成为一个明白人,成为一个懂的思考的人。

读多少书,决定了我是不是可以成为我想成为的人,所以,不管钱财的事、不管前途的事,也不管生老病死的事,只关乎我的内心可以平静,遇到任何事情可以波澜不惊。

说到这里,我仍然不死心,很想知道上面那段话到底是谁说的?也就随手去百度上搜了搜它的来历,结果显示第一段文字是莫言先生在他写的一本书里说的话,后面的话就没办法追根溯源了。面对这种结果,虽然不尽如人意,也只能这样作罢了。

也许都是莫言先生说的话吧?不管是谁说的,我都认可他说的非常好,最后的结论就是:“读书人坚持读书肯定有所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