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俺爹俺娘》这本书留给人的“念想”

(2024-10-19 19:59:16)
标签:

情感

文化

历史

教育

健康

分类: 感情

2024年国庆节一过,线装书局出版社发行了一本叫《俺爹俺娘》的书,作者王庆强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和感受,用朴素和真挚的感情刻画了逝去多年的父母在后辈人心中的情怀,作者的每一段文字都渗透着对亲情血浓于水的思念和留恋。即便是过去了几十年时间,对父母的思念也一时一刻不能淡忘,即便是过去有了很久,这种世界上最紧密的亲情也只能越来越醇厚,越来越牵挂和难以割舍。

过去的事情可以过去,这是谁也挡不住的。可能对于活在人世的绝大多数人来说,过去的也就永远回不来了。但是,对每个人儿时的记忆和感受,那是无论如何也难以磨灭的。作者以“我是谁?”,我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的为题,编著了这本留住父母每一刻的《俺爹俺娘》。他用了10个章节和17.9万的文字来记述父母的印象,来记述父母留给后人的“模样”。

这本《俺爹俺娘》记录的不仅仅是作者的感慨,其实是记录了每一个父辈们从出生入死到相依为命的心路历程,特别是那些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幸运儿们,可能对父辈们陪伴自己走过人生的每一步都难以忘怀和记忆犹新。这个年代的人很多父母都逝去了,正应了古人“子欲孝而亲不待,树欲静而风不止”的那句话。

作者用大量的文字和历史记忆描述了父母从生到死的细节,带着一种“年少不懂父母恩,懂时已是中年人”那种刻不容缓的心情,给每一个世人都提了一个醒,人生在世,时时刻刻都应该记得自己的父母,才算是真的明白了为人一世的意义,也才不会留下让自己和后人遗憾的人生。

父母就是我们现在的样子,我们的样子就是儿孙和后代记忆里的那个父辈,为人父母就得给世界和后人留下一点记忆和念想。作者写这本书的初衷就是担心“过去”被后人遗忘,所以,才有了这本大俗的书名《俺爹俺娘》,在作者王庆强看来,只有这本书的书名才能代表自己的内心感受。也只有那些可以让家人们能看得懂、看的明白的语言、看得懂的历史记忆,才能勾起对父母的怀念和准确的情感表达。

《俺爹俺娘》的序言:

“作家余华曾说,我们国人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都不怎么去关心别人了,每个人都自顾不暇,似乎只知道闷头挣钱。本书的作者,却试图通过一部记录父辈峥嵘岁月的作品,回答“我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这样一个颇富哲思的深邃问题。从而使后人能铭记父辈不凡的人生经历,感受血浓于水的亲情,弘扬一脉相承的家族精神。这不能不说是对时下充盈着功利性的社会风气的一种有力拨正。

作品中“俺爹俺娘”的生平经历,可谓万千中国父母的缩影。他们是中国解放前后出生的一代人的典型代表,亲眼目睹了中国几千年来最为深刻的蜕变。既曾悲叹于列强霸凌下的国难屈辱,也曾振奋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扬眉吐气;既曾遭遇文革“十年浩劫”带来的阵痛,也曾赶上改革开放的好时日。

然而,岁月的长河却湮灭了无数的历史印迹。当年的苦难经历曾把一家人紧紧地维系在一起,休戚相关、生死与共。作者拉着父母宽厚的双手,迈过了一道道荆棘,历尽风雨,终见彩虹。而随着父母的老去与凋零,父母二字,逐渐成为儿孙们心中挥之不去的记忆。生命的轮回转到了昔日曾经共患难的手足,而他们早已为人父母。远逝的岁月,再无重新挽回。

但记忆里的父母和心底浓浓的牵挂,却将成为永恒的事物。“我”正是从其中悠然地走来,成为此时的“我”。此时的“我”,能记起父母怀抱的温暖,能感悟时刻被牵挂的揪心,能忆起第一口热饭的本能欲望,能体会呀呀学语的憧憬,能想起蹒跚走路的渴望。

而明天还有人会知道曾经的世界是什么样吗?还有人知道自己的前世今生吗?还有人知道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吗?还有人知道血浓于水的亲情才是人世间真正的无价之宝吗?过往的岁月,绝不等同于落后与愚昧。忘记历史才是最大的背叛。人不是无根之草,也不是无源之水。当有人把父辈的历史铭记于心底之时,才真正懂得一个人从生到死最应该根植于灵魂之中的是什么。

作品中的父亲,以国、家、富、强分别作为四个男孩名字里的最后一个字。目的在于表达自己和全家对党和国家的高度热爱与忠诚。他直到年过半百,犹然不曾放弃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夙愿。他一生虽然遭遇了种种的磨难与坎坷,却自始至终都怀着一个坚定的信念,要成为党的人,为党的事业不懈努力!

“父母”二字是如此地不凡,如此地厚重,我们又怎能轻易地将其遗忘。《俺爹俺娘》对于父母的庄重书写,其最大的意义也许就是提醒我们永远铭记自己的根脉,不遗余力地弘扬家国情怀的精神,使自己对于“我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这个亘古难题产生更加有益、更加多样的思索。 ”

每个人都会老去,每个人也都会成为过去,但是每个人都会想起自己的爹和娘,也都不可能忘记自己的父母。希望大家有时间的话和我一起阅读这本《俺爹俺娘》。《俺爹俺娘》这本书留给人的“念想”


《俺爹俺娘》这本书留给人的“念想”

《俺爹俺娘》这本书留给人的“念想”

《俺爹俺娘》这本书留给人的“念想”

《俺爹俺娘》这本书留给人的“念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