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弗罗斯特《未走过的路》的汉译比较

(2010-05-09 13:46:47)
标签:

两条路

未走过的路

弗罗斯特

千差万别

杂谈

                          http://a3.att.hudong.com/06/20/01300000163559121569201532357.jpg

                                     弗罗斯特

 

汉学家顾彬说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他批判的主要是当代的小说。因为他很欣赏中国的几个当代诗人,其中唐晓渡是他最关注的一个。唐晓渡既是诗人,又是评论家。看过他与张杰的对话——《诗歌精神就是关注我们自身的精神》后,便从内心认同了顾彬对他的赞赏。而唐晓渡曾在一篇文章中极力称赞美国诗人弗罗斯特,说他的诗雅俗共赏,好读,好懂,但又不是一览无余,平易的背后有着丰富的蕴涵。

鉴于内心对诗歌的渴求,便去图书馆找他的诗集。遗憾的是诗集被人借走,好在赵毅衡编译的《美国现代诗选》(外国文学出版社,1985年)中选了他二十几首,其中就有这一首《没有走的路》(即《未走过的路》),读了很是喜欢。而蔡天新主编的《现代诗100首》(三联书店,2005年)也选了《未走过的路》,翻译却略有不同,现把两首翻译录下:

The Road Not Taken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没有走的路/赵毅衡译

 

黄色的林子路分两股,

可惜我不能两条都走。

我站立良久,形影孤独,

远远眺望,顺着一条路,

看它转到灌木林后。

 

我选了另一条,同样宜人,

挑上这条或许有点道理:

这条路草深,似乎少行人;

实际上来往的迹印,

使两条路相差无几。

 

而且早晨新落的叶子

覆盖着陆,还没人踩,

哦,我把第一条留给下次!

前途多歧,这我也知,

我也怀疑哪能重新回来。

 

多年,多年后,在某地,

我将讲这件事,叹口气:

树林里路分两股,而我呢——

选上的一条较少人迹,

千差万别由此而起。

 

未走过的路/周瓒译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两条路都走过

身为旅客,我伫立良久

并尽我所能地,向一条路眺望

直望到它拐弯,消失在丛林深处;

 

尔后,我踏上另一条路,同样美好,

或许我还有选它更好的理由,

因为它绿草萋萋,还不曾被践踏,

虽然我要说,一旦我经过

就同样难免会把足迹留下。

 

那天早上,两条路都盖满落叶

还没有脚印将它们踩乱弄脏。

哦,待我改天再走第一条路吧!

然而我知道,道路接引着道路

我也拿不准能否回返旧地。

 

岁月流逝,将来在某个地方

我会叹一口气,讲起这一切:

两条路分开在一个林间,而我——

我选择了人迹罕至的那一条,

从那一刻起,一切的差别就已铸就。

 

这两种译本,意思大同小异。著名学者赵毅衡比起无名小辈周瓒来,无疑更具权威。但权威只代表在通常情况下,相对一般人来说会更准确、更好,但并不意味在任何情况都好。关于弗罗斯特的这首诗的翻译,就能说明这点。赵译无疑更精练,但相比周译,显然少了诗味。然而周译在个别地方又显得啰嗦,比如最后一句中的“从那一刻起”就显得多余。鉴于此,笔者在前面两种译本的基础上,试着将它译得更精练、更具诗味些:

 

未走过的路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两条都走

身为旅客,我伫立良久

并顺着一条路远远眺望

看它拐弯在丛林深处;

 

我选择了另一条,同样美好,

挑上这条或许更有道理:

它绿草萋萋,似乎少行人,

尽管我知道,一旦我经过

两条路就相差无几。

 

那天早上,两条路都盖满落叶

脚印还没将它们踩脏。

哦,待我改天再走第一条路吧!

然而我知道,道路接引着道路

我也拿不准能否重返旧地。

 

岁月流逝,在某个地方

我将讲起这事,叹口气:

林间分出两条路,而我呢——

选了人迹罕至的那条,

千差万别由此而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