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都该向奥运冠军们学些什么?

(2008-10-15 18:09:04)
标签:

奥运冠军

学习

求知

北京

精神

经济

文化

当代商城

体育

分类: 当代视点

    如果奥运会只留给你——好好锻炼身体此类的启示的话,那么你从奥运里得到的实在太少了。该像冠军们学习点什么?

    学无止境

我们都该向奥运冠军们学些什么?

       这一届的奥运冠军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惊喜,高学历、高技能、高素质的金牌得主们,大大改变了人们对运动员文化水平的印象。归结运动员趋向“三高”这一现象,能够发现,文化水平的提高不仅能够提高运动员训练成绩,还能够为他们将来退役的转型做好铺垫。

    现役运动员刘子歌在奥运会上勇夺游泳金牌,还得给她出色的英语记上一功。2006年她进入天津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就读,刻苦的学习让她的英语水平提高很快,她2007年初随教练到澳大利亚进行训练期间甚至都没有带翻译,完全是自己用英语与外国教练进行沟通和交流,回来后她的成绩有大幅提高。同样,退役后的张湘祥和杨威等人,也因其较高的文化水平而一路坦途。

    坚韧不拔、心态平稳

我们都该向奥运冠军们学些什么?

    三次退役又三次复出的29岁的举重冠军陈艳青,带着年龄的压力重返奥运赛场,让很多人心里捏了一把汗。已经是苏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她,深知毅力和心态的重要:“其实我以前就有夺冠的水平,但没有发挥出来,因为那时我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心理状态。现在我能控制自己了,正因为我有这种心理改变,所以反而出成绩。想得越简单越好。”在队里,她的训练并不是最辛苦,但是却是心理状态最好的。如今,她又打算继续攻读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学位。
    有同样经历的还有28岁的奥运冠军张湘祥,在自己的空间里写道“2000年少年成名的辉煌到2003年梦系雅典的沉迷,从成功到失败,从受伤到恢复,再从受伤到失败,再从恢复到成功。。。。。磨难伴随了8年!”可以想象他当时的感受!身兼北京体育大学训练学研究生和中国举重队队员的双重身份,他一路肩负重压,也凭着打不垮的精神忍住病痛和年龄的压力走上最高领奖台。或许有一战成名的奥运冠军,但面对挫折不断战胜自己、保持心态平稳的,才走得最远!

    热爱并投入

我们都该向奥运冠军们学些什么?

    今年27岁的跳水冠军郭晶晶,面临退役嫁人的众多猜测,在面对采访时说:“只有站在跳板上的那一刻,我最快乐、最自信,那是我自己可以掌控的感觉。我不喜欢轻易放弃。只要我喜欢,我可以跳到35岁。跳水是我的最爱,现在我比四年前又有了很大的进步。既然我还可以跳,为什么不继续呢?” 和羽毛球结缘20多年的奥运冠军张宁也说“我觉得对羽毛球是一种热爱,然后它是我的事业,我要不断追求更加完美。”张湘祥在退场的一刻对杠铃深情一吻,让世界动容,那一刻,他心中满怀着对陪伴自己十余年的杠铃的感激之情。
    十几年甚至20年的刻苦训练如非强烈的兴趣,很难坚持这么久,每4年一届的奥运会,才能真正在国人面前露一次脸,其余时间全凭个人兴趣和毅力在坚持着。唯有热爱,才能在低潮的时候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始终不骄不躁,才能坚持到最后。而每一个职场员工,也该有这样“干一行,爱一行”的信心和决心,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这一行里去,成为360行里的冠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