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声韵母表及古声母拟音(转载)
(2010-11-25 10:07:25)
标签:
杂谈 |
分类: 普通话教学资源及反思 |
普通话声韵母表及古声母拟音
声母表
b 双唇,不喷气,清塞音。
p 双唇,喷气,清塞音。
m 双唇,浊,鼻音。
f
d
t
n 舌尖中,浊,鼻音。
l 舌尖中,浊,边音。
g舌根,清塞音。
k舌根,喷气,清塞音。
h舌根,清擦音。
j舌面前,清塞擦音。
q舌面前,喷气,清塞擦音。
x舌面前,清擦音。
zh舌尖后,清塞擦音。
ch舌尖后,喷气,清塞擦音。
sh舌尖后,清擦音。
r舌尖后,浊,擦音。
z舌尖前,清塞擦音。
c舌尖前,喷气,清塞擦音。
s舌尖前,清擦音。
韵母表
单韵母
a
舌面,央,低,唇不圆。
o
舌面,后,中,唇圆。
e
舌面,后,半高,唇不圆
ê
舌面,前,中,唇不圆。
er
卷舌,央,中,唇不圆(四川话这舌边音)。
‘i 舌尖前,近齿背,唇展,口半闭(前 i ),仅与z,c,s拼读。
i’
舌尖近前硬腭,唇展,口半闭(后 i ),仅与zh,ch,sh拼读。
i
舌面,前,高,展唇。
u
舌面,后,高,圆唇。
ü
复韵母
前响复韵母:
ai
从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 â
(前 a
)滑向舌面,前,次高,不圆唇元音 ï。
ei
从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圆音 ě 滑向舌面,前,次高,不圆唇元音
ï。
ao
从舌面后,低,不圆唇元音 ă (后 a )滑向舌面,后,次高,圆唇元音 û。
ou
从舌面,央,中,不圆唇元音ė(央 e ),实际发音略圆,滑向舌面,后,次高,圆唇元音 û。
后响复韵母:
ia
从舌面,前,高,不圆唇 i
滑向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 a。
ie
从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i
滑向舌面,前,中,不圆唇元音 ê。
ua
从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u
滑向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 a。
uo
从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u
滑向舌面,后,中,圆唇元音 o。
üe
中响复韵母:
iao
从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i
起音,滑向舌面,后,低,不圆唇元音 ă 再滑向舌面,后,次高,圆唇元音
û。
iou
从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i
滑向舌面,央,中,不圆唇元音 ė,但舌位略后,再滑向舌面,后,次高,圆唇元音 û
uai
从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u
滑向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 â,再滑向舌面,前,次高,不圆唇元音 ï。
uei
从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u
滑向舌面,央,中,不圆唇元音 ė,但舌位偏前,再滑向舌面,前,次高,不圆唇元音
ï。
前鼻音韵母:
an
从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â,过渡到舌尖中,浊,鼻音 n。
en
从舌面,央,中,不圆唇元音 ė
过渡到 n。
ian
从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i
滑向舌面,前,次低,不圆唇元音 ä
再过渡到
n。
in
从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i
过渡到 n。
uan
从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u
滑向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 â,再到n。
uen
从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u
滑向舌面,央,中,不圆唇元音 ė,再到n。
üan
ün
后鼻音韵母:
ang
从舌面,后,低,不圆唇元音 ă
到舌根,浊,鼻音 ng。
eng 从
e到舌根,浊,鼻音 ng。
ong 从舌面,后,次高,圆唇元音 û 到
ng。
iang
从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i
滑向舌面,后,低,不圆唇元音 ă,再过渡到 ng。
ing
从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i
到 ng。
iong
从舌面前、高、撮唇元音 ü 到ng。
uang
从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u
滑向舌面,后,低,不圆元音 ă,到 ng。
ueng
从u 滑向e 到ng。
W、y为零声母
注一:
1、开口呼:不是i、u、ü也不是i、u、ü开头的韵母。
2、齐齿呼:i或i开头的韵母。
3、合口呼:u或u开头的韵母。
4、撮口呼:ü或ü开头的韵母。
注二:ong、iong
开头元音实际发音为u、ü,所以归合口、撮口。
注三:er、ng(作声母时)四川话之读音与北方话读音不同。
中古声母表
(拟测)
(牙音)
见 g 舌根爆发(塞)音,发音时舌身上升抵住软腭,使气流从口腔爆发而出。
溪 k同见母,发声时喷气。
群 gh 同见母,声带振动。
疑 ng 舌根塞、浊、鼻音。
(舌头音)
端 d 舌尖爆发音,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齿龈,口腔充满气体,突然下移舌头,气流爆发而出。
透 t 同端母,喷气。
定 dh 同端母,振动声带;浊塞音。
泥 n 舌尖顶住上齿龈,气流从鼻腔出,振动声带,浊鼻音。
(舌上音)
知 dr 舌面贴龈腭,口腔充满气体,突然下移舌头,气流爆发而出,清塞音。
彻 tr 同知母,喷气。
澄 drh 同知母,振动声带。
娘 nr 舌面贴龈腭,气流从鼻腔出,振动声带,浊鼻音。
(重唇即双唇音)
帮 b 发声时双唇紧闭,口腔充满气体,突然放开,气流冲破双唇出,清唇音。
滂 p 同帮母,喷气。
并 bh 同帮母,声带振动。
明 m 双唇紧闭,发声时气流从鼻腔出,振动声带,闭口鼻音。
(轻唇即唇齿音)
非 f 发声时上齿轻咬下唇,气流从唇齿间爆发出,清塞音。
敷 v 同非母,喷气。
奉 fh 同非母,振动声带。
微 vh 上齿轻咬下唇,气流从鼻腔出,振动声带,唇齿鼻音。
(齿头音)
精 z 舌尖抵住齿背,舌前部稍隆起,气流从舌齿间塞擦出,塞擦清音。
清 c 同精母,喷气。
从 dz 同精母,声带振动。
心 s 舌尖抵齿背,气从舌齿间擦出,清擦音。
邪 sz 同心母,声带振动。
(正齿音)
照
dj 舌面贴龈腭,气流塞擦而出(照三)。
穿 tj 同照母,喷气(穿三)。
船 djh 同照母,声带振动(床三)。
审 sj 舌而贴龈腭,清擦音(审三)。
禅 sjh 同审母,声带振动,浊擦音(禅三)。
庄 dq 舌尖前腭(舌叶),塞擦清音(照二)。
初 tq 同庄母,喷气(穿二)。
床 dqh 同庄母,塞擦浊音(床二)。
山 sq 舌尖前腭,清擦音(审二)。
俟 sqh 同山母,振动声带,擦浊音(禅二)。
(喉音)
晓 h 后舌面抬向软腭,气流从舌根软腭间擦出。
匣 ĥ 气流从喉间擦出,振动声带。
影 O 喉塞清音。
于 ĵ 后舌面软腭,浊擦音(喻三,云、为等)。
喻 Ö 喉塞浊音(以等,喻四)。
(半舌音,流音)
来 l 舌尖顶住上齿龈稍后部,气流从舌两边出,振动声带。
(半齿音)
日 nj 舌面鼻(塞?)音。
y 前舌面硬颚,相当于i,半元音,三等韵介音。
i
相当于ï,四等韵介音。
注:喉牙舌齿唇半舌半齿等音,古谓七音,此种说法并不确切,本注音不采。
古声母表
(拟测)
见 g
溪 k
群 gh
疑 ng
端知 d
透彻 t
定澄 dh
泥娘 n
帮非 b
滂敷 p
并奉 bh
明微 m
精庄 z
清初 c
从床 dz
心山 s
邪 sz
照 dj
穿 tj
船 djh
审 sj
禅 sjh
晓 h
匣
ĥ
喻三 ĥ
喻四 Ö
来 l
日 nj 舌面鼻(塞?)音。
补充元音表
ï舌面,前,次高,唇不圆。
ě舌面、前,半高,唇不圆。
ê舌面,前,中,唇不圆。
ë舌面,前,半低,唇不圆。
ä
舌面,前,次低,唇不圆。
â舌面,前,低,唇不圆。
ė舌面,央,中,唇不圆(央e)。
å舌面,央,次低,唇不圆。
û
舌面后,次高,圆唇元音。
ö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
ô舌面,后,半低,圆唇元音。
ă舌面,后,低,不圆唇元音。
说明:
本注音古声母用普通话注音字母或组合字母表示,韵母用普通话元音字母或元音字母加上相关符号表示。与汉语注音字母读音不同的声、韵母,尽量不采用同一符号。
平水韵有一百零六韵,广韵有二百零六韵,不便列表,为每一韵部注音时再给出相关韵母。
关于等、呼
中古
一、二等韵由元音区别,三等韵韵头为y,四等韵韵头为i。
上古:
开口:
一等:无韵头
二等:e
三等:y
四等:i
合口:
一等:u
二等:o
三等:yu
四等:iu
注意:中、上古开、合口呼与普通话不尽相同。
按:钱大昕说古无照系三等音,黄侃说古无照系二等音,章太炎说古娘、日二纽归泥,曾运乾以古喻四纽读定纽,皆自成说。本注音重在中古声韵,喻四定为喉塞浊音,一同中古。匣母定为喉擦浊音。日纽作舌面浊鼻音。
主要参考书:
董同龢《汉语音韵学》
王 力《诗经韵读》
黄 侃《广韵校录》
李新魁《韵镜校正》
韵图参看《康熙字典》或《韵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