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师德在教育中闪光》观后感
(2010-03-02 14:40:28)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教学 |
今天上午听了李晓凡校长的讲座——“内化师德是当代德育新课堂的技撑点”,李校长用她特有的震憾力实实在在的震憾了我。她讲的“三力合一”理论,实则就是用心育人,用爱浇灌,而最终体现的是她的核心理论: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这与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出的“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一样触动着我的思想。教师本身的一言一行都是在教育,所以教师只有先启迪自我的心灵,才能最终唤醒学生的人格心灵。下面将我看后的感想总结如下:
一、认同的观点:
1、孩子们是如何成长的?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在犯错误,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过程中长大的。
2、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带到教育中,要始终记得传递快乐给学生。
3、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心贴心的交流。
二、联系实际:
在听李校长的讲座前,我从没有认真思考过孩子们是如何成长的问题,更没有想过孩子其实就是在犯错误、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过程中不断成长的。对学生的宽容不只表现在表面,表面文章很好做,但是真正的教育者要懂得在内心深处肯定学生,接纳学生的各种个性,尤其是个性强的学生的个性。在听讲座的过程中,我就一直在找我的教育漏洞,我在教育过程也一直强调容错教育,我也一直认为没有不犯错误的人,人一生中犯若干错误是正常的。但其实我却并不是一个真正会悦纳学生个性的人,遇到学生犯了原则性的错误时,我还是不能做到心静、心平气和、镇定自若,所以在教育过程中不知不觉都会掺杂一些自己的主观臆断,难免会真正做到公正公平。吃一堑、长一智,不让学生尝到错误和失改的滋味,他们的成长经历又怎么会丰富多彩,他们又怎么体会那种得来不易的成功之感呢?教育需要的还是艺术,教育者只有掌握了教育艺术,才会充满魅力,才会让学生信服和喜爱。
三、反思重构
真正的悦纳每个学生的个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需要多么大的胸襟和宽容的心态啊!做一个成功的教育者谈何容易,做为教师我要走的路还有很长,我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是教育的前提,而只有懂得关心学生、爱学生的教师才有机会与学生成为知心朋友,学生才会对你敞开心灵之门,你的教育才可能在此开花结果。我要学会悦纳每个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有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