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灯——许愿灯
10月1晚上聚会归来,路过樱花公园,看公园内满是人,天空中不断飘起的灯火吸引了我们的眼球。我们一家三口也一起放了个“孔明灯”。
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所发明。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於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於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另一种说法则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
孔明灯的结构可分为主体与支架2部份,主体大都以竹篦编成,次用彩纸糊成灯罩,底部的支架则以竹削成的篦组成。孔明灯有大有小,可圆形也可长方形。一般的孔明灯是用竹片架成圆桶形,外面以薄彩纸密密包围而开口朝下。欲点灯升空时,在底部的支架中间绑上一块蜡,放飞前将蜡点燃,灯内的火燃烧一阵后产生热空气,孔明灯便膨胀,放手后整个灯会冉冉飞升空,如果天气不错,底部的蜡燃完后孔明灯会自动下降。
放飞前,我在灯上写了许多的愿望,有祝福爸妈身体的,有祝福家庭幸福的,也有为女儿祈福的。总希望这所有的愿望都能实现。而女儿则一直问:我们把灯寄到哪里去啊?我只能说:我们寄到姥姥那里去,女儿则很开心的一直望着灯飞去的地方,手指着那里说是去姥姥家了,还一直吵着要给姥姥打电话,一定要问一下灯有没有收到呢!小孩子的想法还真不是普通的不简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