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织带绞综(三角综、纱罗组织)形成原理之理论透析

(2015-04-29 10:42:42)
标签:

织带

绞综

纱罗综

三角综丝

提花织带

我们于2010年编写的《织带机操作—从零开始》中,有一章节是专门针对织带纱罗组织形成的原理做详细介绍的。
绞综又称三角综,对应其综丝所用的组织一般称之为纱罗组织,表现特征为经纱不始终呈单一的绝对的纵向织造,而是相对性的时左时右,经线左右晃动的参与织造,类似于经线相互之间绞织而成。
常用绞综的织带,一般比较特殊,最常见于尼龙粘扣带,由于部分弹性织带纹路的需要,也会用到部分综棕结构。还有少部分结构特殊的收边装置,也会用到此类结构。
纱罗组织经纬纱的交织情况与常用组织有所不同,织物中经纱分为两个系统(绞经和地经)相互扭绞并与纬纱交织。制织时,地经位置不动,绞经有时在地经的右方,有时在地经的左方与纬纱进行交织。当绞经从地经的一方转到另一方时,绞、地两经纱相互扭绞一次,使扭绞处经纱及纬纱间的空隙增大,在织物上形成纱孔。
下面的织带便是全部或部分使用绞综工艺织制而成:
http://s12/mw690/001sG7P1gy6RRYX6fhx3b&690

http://s4/mw690/001sG7P1gy6RRYXb907c3&690

http://s2/mw690/001sG7P1gy6RRYXzCbD41&690

纱罗组织指由地、绞两个系统经纱与一个系统纬纱构成经纱相互扭绞的织物组织。纱罗织物上经纱相互扭绞形成的眼孔称绞纱孔。绞纱孔分布均匀不显条状的称纱组织,如蚊帐布、筛绢等织物的组织。绞纱孔沿经向排列者称直罗,如帘锦罗;绞纱孔沿纬向排列者称横罗,如杭罗。一根绞经一根地经相间排列,每梭起绞者为最简单的纱组织。五梭一绞是较简单的横罗组织。

http://s11/mw690/001sG7P1gy6RRYYFGpYaa&690

织制纱罗织物除用普通综丝外,还需要特殊的绞综。绞综主要有两类:一为金属绞综,它由两根基综和一根半综组成。常在多臂织机上织制。另一类为线制绞综,多在提花织机上织造。此外,还有针综、绞盘等多种形式使绞经扭绞,以织制简单稀疏的纱罗织物和无梭织机的布边织物。

http://s3/mw690/001sG7P1gy6RRYZMF7s02&690

用金属绞综织制纱罗织物时,地经穿于地综内,并在两基综之间引向机前。绞经除穿入普通综丝外还须穿入半综的综眼内。穿地经的综框上升时所形成的梭口称为普通梭口,此时织入纬纱后并不扭绞。当左右(前后)基综轮流提升绞经时,绞经在地经的左右上方形成开放梭口和绞转梭口,织入纬纱后经纱便发生扭绞,形成纱罗组织的织物。
用纱或罗组织作地或作花纹的提花组织称提花纱或提花罗组织。以绞组织为地,以平纹、斜纹、缎纹等组织为花纹者,称亮地纱,如窗帘纱;反之称实地纱,如庐山纱等。纱罗组织的绞经时而在地经之左,时而在地经之右,故纱罗组织图中绞经在地经之左右各占一纵行。

中国最早应用纱罗组织。南京博物院保存江苏吴县草鞋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葛布,表明中国在6000年前就已经有了起绞的织物。河北藁城商墓出土的绞纱织物,已属简单纱罗组织。到春秋战国时纱罗织物已大为流行。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墓出土有大量精细丝织花素纱罗织品,其中还有久已失传的四经绞提花纱罗织物(又称链式罗)。这种纱罗组织的相邻经纱都互相扭绞。西汉哀帝时(公元前6~前1年)纱罗的生产技术已流传到日本。
常用绞综的织带,一般比较特殊,最常见于尼龙粘扣带,由于部分弹性织带纹路的需要,也会用到部分综棕结构。还有少部分结构特殊的收边装置,也会用到此类结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