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6. 老君山(新津)

标签:
旅游文化历史杂谈 |
分类: 华西 |

老君山,在知美术馆对面。从馆里出来,顺着山路,径直往上走。
新津的老君山,在邛崃山脉长秋山麓北端,主峰海拔617米。是五山(卧牛山、轩黄台、送子山、插旗山、老君山)合一的道教名山。道教三祖,始祖轩辕皇帝、道祖老子,教祖张道陵,都曾在老君山修炼传道,因此,老君山被誉为“道教三祖灵山”。百度上说,它是道教主流教派全真龙门派圣地,祖天师张道陵“五斗米道”的“二十四治”中中八品治的第四治“稠粳治”所在地。其道教建筑和老君山庙会享誉全国。
据说,此山古时盛产一种仙草,名“稠粳”,食之可长生,因而此山又名稠粳山。
始祖轩辕皇帝,在轩黄台修炼功成,于鼎湖乘龙飞升,后人在此山修庙设坛祭祀轩辕皇帝,故老君山又称“天社山”。汉安二年,教祖张道陵,在老君山创建二十四治中中八品治的第四治,以仙草为名,“稠粳治”。张道陵曾在现老君山右侧插旗山悬幡降魔伏妖,为百姓祈福。时至今日,老君山依然晨钟暮鼓,经纤不断。这里的经,指大乘经典,忏指忏悔法门。经忏即念经拜忏,消灾祈福。
主殿阶梯下方有一照壁,正面写着老君山三个大字,背面左为张道陵画像,右为轩辕皇帝画像,正中写道教三祖灵山,老子归隐圣地。
山门牌坊正中写着老君山。左侧门额有抱元守一几个字。这是道教早期修炼方法之一。侧重炼神,而不是炼形。以此排除杂念,保持心静。右侧门额稠粳治,点明第四治所在地。
前一篇:1185.欧洲绘画五百年
后一篇:1187.圣诞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