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1.汉中博物馆石门十三品
标签:
旅游文化历史陕西行之二十一杂谈 |
分类: 华北 |

从巴中南江县大坝坐大巴,两个多小时,到达汉中。入住火车站对面酒店,赶火车方便。
第二天早上起来,心心念念想着要去博物馆。时间太不宽裕。虽说有半天,退房集合时间都要留出来,能支配的时间仅两小时左右,还要乘车往返。不管怎样,不放弃。快速早饭,出酒店大门。门口摆放的共享电动车,让我有了主意。
手机开锁,骑上生疏的电动车,加大油门,过人行道,进入车道,跟着导航,往目的地驶去。
博物馆开门不久,人不多,安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望江楼、启功先生题写的“汉中博物馆”馆名。汉中博物馆,西汉之前,曾是汉王刘邦王府。汉廷所在地,现称汉台。1958年,以汉台为址成立的汉中博物馆。设有石门汉魏十三品、古褒斜栈道、汉中汉代史迹、古代名人字画,馆藏宗教造像艺术等专题陈列。看博物馆,摘录些史料,学习。
入内见到汉台。公元前206年,刘邦为汉王时,建都南郑(今汉中城)。刘邦自汉中发迹而得天下,遂定国号为汉。汉中、汉王、汉朝、汉台,一脉相承。宋以至民国时期,汉台为汉中府署所在地。现在的高台建筑,曾是府署官员娱乐场所。汉台旁亭内铜钟,是明代汉中瑞王府遗存。镌刻着“汉台”大字的石头背面,刻着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过石拱门到后院。两排建筑分列院子两侧。其中一侧,是褒斜古栈道陈列室。秦巴天险,阻碍古代中国西部南北交通。“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先民们不畏艰险,开辟了跨越天堑的诸条道路。其中褒斜道最负盛名。它因取道褒水、斜水得名。南起汉中以北褒谷口,北至眉县斜谷口,全程470里。褒、斜二水同源于秦岭太白山,其间的分水岭在整个秦岭山脊中最为平缓,故为古人利用。早在商周之前,先民们已迁徙来往于褒斜河谷。战国中晚期,随着铁器出现,褒斜道渐被开辟为栈道。自汉代以来,此道成为秦蜀间南北交通大动脉。褒斜栈道,几乎成为褒斜道的代名词。褒斜道纵贯秦岭,约三分之一路段为栈道。修建规模大,沿用时间长,为栈道之冠。
“褒斜古栈道陈列”,给予褒斜道很高评价:作为中国古代沟通中原与西南地区的交通大动脉,褒斜道推动了历史进程,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繁荣。维系了黄河、长江两大文明圈的血肉联系。褒斜道与长城、大运河,同誉为中国古代土木建筑工程的奇迹。
另一侧,是“石门十三品”陈列室。石门十三品,是古褒斜道石门内外十三种摩崖石刻的总称。是中华文明的珠宝。1961年,列入国务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三品摩崖石刻。是后人嘉念先民惠世之功,依山凿石,刻镌而成。它们是书法珍品,享誉海内外。历代有美誉。如《大开通》由篆及隶,“天然古秀,若石纹然”。《石门颂》,汉隶极作,“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石门铭》,从隶至楷,“若琼岛散仙,骖鸾跨鹤”。1970年,因修建水库,石门十三品被凿迁至古汉台保护,陈列。
石门摩崖,镌刻于石门隧道北口的西壁。源于《石门颂》中“至于永平,其有四年,诏书开斜,凿通石门”之句。此处的石门,即指隧道,是汉明帝诏书中有此称谓的。前人曾以为石门两字,为东汉永平六年,隧道完工之后所镌,而其笔意与《石门颂》中“石门”二字相似,应是东汉桓帝建和二年之后所镌。
石虎摩崖,镌于石虎峰下方。褒谷石门对岸有一山峰,其形似虎,弓腰欲扑,作啸风之态。褒谷二十四景中,“石虎啸风”即此。西汉咸帝年间,相传隐士郑子真见此情景,大书“石虎”二字以忬怀,摩崖即此二字。
“玉盆”二字,世传是西汉张良所书,在石门南三华里的河水中,有一巨石,色泽如玉,形状似盆,先人以“玉盆”喻之。就隶势而论,书家皆断为东汉书体。玉盆边缘有小隶书“玉盆”二字,和两段南宋时的游人题名。后人有诗赞曰:大器盘盘水面浮,长江万里一盆收。这是对玉盆所在地自然景色的真实写照。
“衮雪”二字,传说是曹操手迹。褒水流经石门之下,因石多浪激,如飞雪翻滚。相传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和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两次来汉中,见此情景,写下“衮雪”二字。后人有诗赞曰:滚滚飞涛雪作窝,势如天上泻银河;浪花并作笔花舞,魏武精神万顷波。“衮雪”二字旁有“魏王”二小字,已浸漶漶。“衮”通“滚”。
望江楼里展出宗教造像。汉中是道教发展重要地区。汉新莽朝时期,汉中城固人唐公房学道入仙,演绎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故。张鲁创立五斗米道,统治三十年,出现了少有的乱世太平。汉中博物馆陈列了历年征集来的道教造像精品。
陈列室里还有“五丁开道”、“烽火戏诸侯”、“秦厉公城南郑”、“武王伐纣,蜀为盟”等与汉中有关的典故图画。汉中古称南郑,史载“秦厉公城南郑,此古道之通久矣”。说明褒斜道开通由来已久。
“五丁开道”传说,说的是五丁开凿金牛道故事。反映了秦惠王为伐蜀国,曾开凿过褒斜道的史实。金牛道(石牛道),北接褒斜道,南通蜀地。
烽火戏诸侯,是西周典故。“周幽王伐有褒,褒人以褒姒女焉”,为褒姒一笑,周幽王点燃烽火台,戏弄了诸侯,以致灭国。褒国故址在今汉中市北褒谷口之平原。“褒姒一笑值千金”的故事就发生于此。
汉中南郑蜀地,商末(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武王伐纣,蜀亦从行”。蜀为周朝盟军,蜀军进入中原,当循褒斜古道北行。
汉中,陕南苏区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物陈列于馆中东华厅。
渊源深厚,历史悠久,汉中古迹多,如张良庙、萧何月下追韩信处。景点分布图,一并收录于后,备查。
15 玉盆摩崖
16 石虎摩崖
20 古栈道陈列室
21. 上:褒水源秦岭太白平川;下左:留坝县武曲铺褒谷风光;中:留坝县江西营褒斜路旁民居;右:金牛道明月峡栈道
22 金牛道明月峡栈道
前一篇:1180.黑熊沟里赏红叶
后一篇:1182.汉中夜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