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8.勾蓝瑶寨(湖南)

标签:
旅游文化历史 |
分类: 乡村古镇 |
打着伞从上甘棠村出来,乘车返回,前往湖南永州市的勾蓝瑶寨。
勾蓝瑶寨位于永州西南边陲的江永县,距县城35公里。是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被朝廷招安入籍的江永四大民瑶:勾蓝瑶,扶灵瑶,清溪瑶、古调瑶之一的勾蓝瑶居住地。勾蓝瑶寨历史悠久,始居汉魏,兴于明清,是湖南省境内保留最完善,延续时间最长的少数民族村落。整个瑶寨处于一闭合式地形,兰溪河迂回曲折穿村而过,形成了“枕山、环水、面屏”的风水格局。明代修建九座古城墙,再加上守夜屋、关厢和门楼、构成四层防御工事,形成封闭的城堡式瑶寨。
1000多年来,勾蓝瑶寨村庄的位置始终没变,居住的家族始终没变,居住的家庭始终没变,民族成份始终没变。保存非常完好的瑶族祖居地。
勾蓝瑶名称来自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的碑刻:予祖昔居万山中,山勾联透,溪水伏流,故名勾蓝。勾蓝寨是十二族人聚族而居的村寨。十二族人中,黄姓族人最多。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瑶寨被朝廷招安。怀柔政策下,勾蓝瑶人口发展迅速,两万多瑶族人生活在村寨里,其中一万人是黄姓家族。
守夜屋建在自然村的总路口处,是各自然村晚上轮流值守的处所。石头街的守夜屋,重修于大清光绪十九年。纪桥头守夜屋旁边,有座纪桥,纪律严明之意。
门楼是家庭的代表。一个姓氏建一个门楼。杨家门楼修建于明万历二年。
早在清康熙壬子年间,就有文人将兰溪乡的主要风景概括成八景刻在石碑上:蒲鲤生井、山窟藏庵、犀牛望月、天马扫槽、石窦泉清、古塔钟远、亨通永富、岩号平安。其中六景都在勾蓝瑶寨内。勾蓝瑶胞崇佛尊道,信巫敬神,奉先祖盘古,祀神农伏羲。自唐以来,共建了五座戏台,66座寺庙,延绵五个朝代,经久不衰。
蒲鲤生井,勾蓝八景之一,是勾蓝瑶百井之首,兰溪的源头。井水湛蓝,深不见底,相传古时井旁蒲树下有只漂亮的鲤鱼精,保佑着勾蓝瑶人,既使有人掉进井里也能生还,因而得名。
瑶寨分为上村、下村和其他几个村。下村里有条让泉巷,因门口的“让泉”而得名。“让泉”就是将泉水让给人饮用之。古时候在此设书院,并出过两位进士。巷前牌坊上有“碧涧鱼龙”之照壁,室内也有雕龙画凤,天井墙上有吉祥的字。象征勾蓝瑶从野蛮向教化过渡。
勾蓝瑶寨是中国历史名村,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是瑶族“洗泥节”。这一天,瑶族同胞会洗去身上泥土,祈祷丰收和美好生活。
3.
4
5蒲鲤生井, 勾蓝八景之一
13
14
15. 蒋氏祠堂
16
17. 上村偶像客栈
18.
19
20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