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74.双江口的稻花香

(2016-09-20 11:57:07)
标签:

旅游

水稻

新农村

分类: 乡村古镇
774.双江口的稻花香

 中秋节前,朋友在圈里发了个“这个秋天,去这里就对了”的贴。点开一看,是介绍双江口农耕园的。一直喜爱乡野,短假去那儿正合适。按图索骥,走长沙到张家界高速,在关山镇出口下。问收费站女子,她说往前右拐。路程倒是不远,20多公里路,过双江口大桥,就看到高高的一个塔,应该就是了。


四下都是稻田,碧绿一片,稻子正抽穗扬花。偶尔绿野中夹着块金黄,那是快成熟的稻田。蓝天上白云飘过,像被追赶的羊群,一片片地涌,忽尔拉长如喷出的白烟,忽尔聚拢成大棉球,变换各种模样。野旷天低树,房舍被压矮,紧贴地面。在桥头下车拍照。绿树夹道的公路上,驶过红色轿车,蓝色货车,还有戴草帽的农民,骑着自行车,左一脚右一脚地划圆圈,慢悠悠向前。
   

双江口镇,在长沙的宁乡县,因沙河和沩江交汇于此而得名。尖尖斗笠塔,立在田野中一块空地上,尖顶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亮。将车坪边停稳,向那高塔走去。到近前才发现,铁栅门锁着。旁边站着两位戴草帽臂章的农民,穿着干净。可能见我挎着相机,以为是省城记者。他走过来说,你们可以进去,要多拍些照片哦。本来就是来拍昭的,当然嘛。 锁被打开,我们和后面的游人走了进去。

360度螺旋梯,送我们到高高顶上。上面视野开阔。极目远方,沃野千里,气象万千。阳光被飘过的云不时遮挡,地面一会儿这边阴,一会儿那块阳。远处和脚下,交替明亮。拍照,追逐阳光。
  
前方有块稻田,中央几个醒目的字:稻花香里。转到另一个方向,稻田里的字又变成:农耕第一镇,幸福新双江。深绿色的字是什么作物?有些恐高,照相只敢站在轴心附近,一到圆周边上就脚软。


不一会听到楼梯上传来要我们快下楼的声音。回头一看,那个穿便服的农民上来了。他指着远方一块四边形加四个尖角的造型说,“那里要去看看“。“那里是什么”,我好奇地问。“梅宫,梅宫"。不明白。“谜宫”,旁边有人“翻译”。原来是说那是谜宫,宁乡方言口音,我没听懂。跟着他们转到楼下。出铁门时,外面有人想进来,他们只好放行。


顺着田埂往那谜宫走。田埂上铺着金黄的稻草,脚踩在上面松软富有弹性。大色块稻田被金黄田埂分割,蓝天白云下,像一幅美丽油画。田边地头,蹲下身近距离观察水稻,想起袁隆平。几张大光圈水稻,就是这里拍的。


谜宫就是八卦阵。植物被篱笆隔成一条条迂回路,有无数个岔道出口,行人可随意选择去向。当然有的路走不通,必须折返回原地,重择新途。我走到一条死胡同里,没耐心转来转去,干脆从篱笆中间钻过去,很快到达中心亭。进阵之前,拍了张照片,现在看来成了留影。如此热心拍照的人,怎么会有战斗力呢。 至于为什么田里会有稻花香里几个字,定是源于那句脍炙人口的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中午时分,很想品尝“七层楼”,七种食材垒成七层宝塔,河蚌、小鱼等美食,可人有点多,不想等,就走了。

南宋诗人辛弃疾的那句词出自《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774.双江口的稻花香
2
774.双江口的稻花香
3
774.双江口的稻花香
4
774.双江口的稻花香
5
774.双江口的稻花香
6
774.双江口的稻花香
7
774.双江口的稻花香
8。双江口大桥
774.双江口的稻花香
9
774.双江口的稻花香
10
774.双江口的稻花香
11
774.双江口的稻花香
12
774.双江口的稻花香
13
774.双江口的稻花香
14
774.双江口的稻花香
15
774.双江口的稻花香
16
774.双江口的稻花香
17。斗笠塔
774.双江口的稻花香
18 远处是谜宫
774.双江口的稻花香
19
774.双江口的稻花香
20
774.双江口的稻花香
21
774.双江口的稻花香
22
774.双江口的稻花香
23
774.双江口的稻花香
24
774.双江口的稻花香
25
774.双江口的稻花香
26
774.双江口的稻花香
27
774.双江口的稻花香
28.谜宫里
774.双江口的稻花香
29.好富裕的人家
774.双江口的稻花香

  
774.双江口的稻花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