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玲珑:兔子与乌龟又进行了一场赛跑。
天玲珑:只要兔子途中不睡觉,肯定赢。
地玲珑:这次兔子没有睡觉,而且是全程奋力奔跑,结果却没有赢。
天玲珑:这怎么可能?!
地玲珑:赛道改了,是乌龟、兔子共同考察认可的竞赛场所。
天玲珑:是什么样的奇葩竞赛场所?
地玲珑:“大圆”套“小圆”,“小圆”套“大树”。
天玲珑:说具体些。
地玲珑:一个湖,湖中有绿洲,洲北水岸的正中间长着一棵洲中最大的合欢树。
天玲珑:这湖是什么形状,大小如何?
地玲珑:东西直径约1800米,南北直径约1200米;湖中绿洲东西向要小很多。
天玲珑:如何才能到达湖中绿洲北边的那棵合欢花树?
地玲珑:只有环湖南岸正中点有一道长堤约1180米,直达并贯穿湖中绿洲。
天玲珑:赛跑的起点和终点?
地玲珑:起点是环湖北岸的正中点,与比赛终点洲北的合欢花树遥相对应。
天玲珑:这么说,无论从东西那个方向绕过去,总距离约4000米左右?
地玲珑:具体多少距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东西两边绕过去的路程基本相等。
天玲珑:到达终点后,有裁判员吗?
地玲珑:没有。合欢花树上挂了一个响铃,系绳着地,先到者摇响铃铛为赢。
天玲珑:比赛如何开始的?
地玲珑:乌龟表现得很大度,对兔子说:“我喊开始后,你先选择跑的路线。”
天玲珑:兔子什么态度?
地玲珑:兔子说:“既然我在左边,我选择向东绕过去,你怎么走?我不管。”
天玲珑:然后呢?
地玲珑:乌龟喊:“开始!”兔子便头也不回地向东飞奔而去。
天玲珑:乌龟是跟着兔子跑呢,还是向西绕到湖南的长堤入口去?
地玲珑:乌龟连爬带滚,下到湖水中,径直向那个棵合欢树的方向游了过去。
天玲珑:这才20米左右呀?
地玲珑:准确地说,不止这么远,因为两边还有上下坡,应该将近22米。
天玲珑:这么近的距离,加之乌龟游泳的速度还行,肯定是先到终点了。
地玲珑:是。乌龟爬到合欢花树旁边后,还看不到兔子的影子,它就有了点想
法,没有直接去摇响铃铛,而是爬到离树不远的石块上晒太阳了。
天玲珑:乌龟在这关健时刻,脑子也进水了?
地玲珑:它怕被兔子看出身上有水渍,想等晒干后再去摇响铃铛。
天玲珑:兔子不是说过乌龟怎么走,它不管吗?
地玲珑:这是“庸龟自扰”。它身上刚刚晒干,就发现兔子从长堤上过来了!
天玲珑:立即下来摇铃,还来得极。
地玲珑:可是,乌龟匆忙间,滑下石块时整了个四脚天,等它翻过身来……
天玲珑:怎么样?
地玲珑:乌龟刚刚碰到系铃铛的绳子,兔子也已火速赶到,同时抓住了绳子!
天玲珑:四条前腿同时摇响了铃铛?
地玲珑:正是!没有裁判员记秒,这次赛跑只好算平局。
天玲珑:平局好!!!符合佛、道、儒三家理论。
地玲珑:符合佛家什么“理论”?
天玲珑:不争高低,符合佛家“众生平等”的理论。
地玲珑:符合道家什么“理论”?
天玲珑:漠视胜负,符合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理论。
地玲珑:符合儒家什么“理论”?
天玲珑:看淡输赢,符合儒家“和为贵”的理论。
地玲珑:我……开始对你刮目相看了!
天玲珑:此话何意?
地玲珑:你西天没有白去,讲座没有白听,理论水平极大、极大、极大提升了!
天玲珑:一顶高帽已足受用,重叠多顶是给“牛鬼蛇神”戴的!

搁只灯兔来给参赛兔擂鼓助威!
这可是俺亲摄的货真价实的兔灯原照,没作大的加工。拍它可不容易,足足等了15钟以上。因为游人川流不息。
尤其是小孩特喜欢与这只兔子合影。旁边有一个真人扮的孙悟空,与它合影一次10元钱。可惜今年不是猴年,不受游客晴睐,没见一人愿意掏钱与“孙悟空”合影;反而嫌他碍事,逼得他向后站,俺这张照片也是无意中将他拍进来的。总统府前还有人扮成蒋介石的,“生意”也是日渐清淡。也许扮成潘金莲,“生意”会好一些……
俺写的《龟兔赛跑》是在水域进行的。所以,俺将兔年拍摄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段的灯展照片发
在本文下方,应该还是有“关联”的
。因为俺今年不想再发与灯展相关的博文了!

按朱自清、俞平百写的《桨声
灯影里的秦淮河》过了桃叶渡后的画舫水游路线的顺序发图:
这是位是于吴敬梓故居西侧的一幅荷花车灯展照,还算是有一点特色的!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作者朱自清、俞平百塑像下面的船楼,两个灯人似乎还是去年那两位。

角度不同,内涵有别。

位于大中桥东内秦淮河右岸一侧的船楼,是不是过去的歌妓舫?不知道。

大中桥南、内秦淮河左岸的第一艘船楼,没有标注,也就不知道船楼上的“主人”虽谁?

这艘船楼与上一幅同处在南唐旧宫墙外,船楼上有一个“睡美人”,似乎与上一幅主人不无联系。

这艘船楼处在去年有王安石塑像的《下马一舸》的位置。有词两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这是曾经来过应天府的宋代晏殊所作《浣溪沙》词中的开头两句。该词中影响最大的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至于灯展布置方为什么独选这两句?不得而知。

从所处位置来看,这艘船楼当是从大中桥 到复成桥段的船楼主角。因为布置了一首刘禹锡完整的诗: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不仅有诗,每一句还有配画。唯一的问题是,将“浪淘风簸”写成了“浪涛风颠”。这是不一样的内涵。其中,给“如今直上银河去”的配画是黄色的泥水从两岸峭壁险谷奔流而下,两侧还画了不少小房子……与“银河"的形状完全不搭界。行家点评都对刘禹锡这首诗赞不绝口!
没有人对黄河水自天上来,又“直上银河”有置疑!
不过,不管他们如何引经据典地“论证”,俺还是觉得“直上银河“句不是太贴切。

手持相机拍摄的宏观图景,俺也不满意,将就着看吧!
反正不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