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 · 知了轮回 · 地下潜修
上天赐子成其美,入地潜修有法门。
日月不明心有数,星晨隔蔽识乾坤。
三年五载寻常蛹,十七年虫最是神。
地雷震下一阳复,只待时来羽化行。
关于蝉的话题,其实俺在十五年前就写过一篇博文。前天复读了一遍,感觉还不算落伍。当斯时也,网络并不发达,电脑也不流行。任意整篇博文,随发随显,没有关卡。
实话实说,当时以俺名义发的博文,并非全是我本人原著。抽调了几个年青人配合我的工作,住在条件相对简陋的宾馆里,他(她)们晚上也不能回家,电脑只有一台。上网自娱自乐。拜读我的博客,就成了他(她)们每天必不可少的业余生活之一。先是“拜读”而已,后来竟捉笔代刀,替我写博文了。当年写的有关十七年蝉的故事,以及蝉成为“竖琴”形像大使的传说,就是一位女青年给整出来,俺看过后,也觉得挺神奇!
不过,当年那篇博文的主题是俺亲定的,就是:爱护地球,保护丛林。没有他(她)们的们思
想。古人以为,蝉者,盖立位处高而方致其声致远也。作文的立意,自然也应求“高”。这与股市庄家操纵妖股股价的一味“求高”不一样。
十五年之后,再来写蝉,很难写出什么新的“高远立意”。思来想去,基于“蝉”通“禅”,与“佛”有缘,且其“轮回”过程也足神奇,就决写一组“蝉”的生死起伏轮回过程。从“地下潜修”开始。
没有人能进入“蝉”洞中拍摄真实“蝉”在地下“潜修”的过程。思之再三,决定借“千佛洞”宝地一用,让几只“蝉”的“代表”去“佛洞”参悟“禅理”。
佛家是崇尚阳数(奇数)的,以九为尊。“蝉”则是崇尚质数的,绝对是“阳数”。质数一定是阳数,阳数不一定是质数。因为质数的特点是,除了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外,不能被其它任何数整除。而九虽是阳数,却不是质数,因为它能被3整除。题外话,不宜讨论过深。
写诗容易P图难。现在网络中的图片,不是都能随便复制的。好不容易找到一位专门写“蝉”的大侠,用了不少美图,都让复制。由于他申明所用图片均取之网络,而非本人实拍,俺也就不必注出他的大名了。图片也不是太多,得节省着用。
至于有关“千佛洞”的照片,其实俺也拍过不少,南京栖霞山就有一个“千佛洞”。可惜照片不在现在的住处,只好也到网络中向别人“借用”了。挑来选去,最终选定了这一幅。不只是因为两壁佛像庄严,色彩斑爛,最重要的是,洞壁右侧壁上有一幅类似《易经》复卦的图像。虽然笔画不全,也足以“数斑”而代“全豹”。
《复》是坤上震下,喻意“雷”在“地下”鸣响,种子在地下萌芽。佛家坐禅的本质也是通过“内观”来培育阿拉么“种子”,理同一辙,溯源同归。而“蝉”既入地下“潜修”,便是“复”卦之像。象传云:“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佛道言修炼之大者,皆曰“闭关”。望图生义,所以俺将诗的最后一联也由原来的“准时准点离仙洞,羽化升仙自在行”改成了“地雷震下一阳复,只待时来羽化行”。前者更浪漫,后者更实际。唯出句有孤平之嫌,为了求实,也就难免“破格”。可是佛家修炼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破格”二字!相对于“千佛洞”和洞中的佛像而言,知了是大了点儿,不合比例。可为了突出“主角”,也只好“破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