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外科手术

(2008-12-04 01:41:21)
标签:

杂谈

手术

外科学是医学科学的最为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同其它学科一样,外科学在近200年的时间里取得了超乎想像的巨大发展;特别是近50年来,外科学的发展呈现加速度的态势。其中,外科手术学的发展经历了三次里程碑式的跨越。

 

第一次,是由体表向体内的飞跃    传统上,外科学正如民间所想,顾名思义,是治疗体表疾病的学科。19世纪初,随着其它学科的发展,特别是麻醉技术的进步,外科学由体表逐渐走向体内。时至今日,外科医师的手术刀所向披靡,人体内没有部位是手术禁区。外科医师对身体内在器官、组织如胃、肠、肺、肝、胆、子宫等实施手术时,首先需要切开胸、腹壁,到达疾病所在部位并实施手术,病变部位被切除后,再关闭切口,切口愈合后必然留下疤痕。所以外科手术总是与疤痕联系在一起,体表疤痕被认为是手术的必然!外科手术与疤痕的关系犹如孪生兄弟。外科手术本身作为一种创伤,必然给患者带来损伤。

 

第二次,是从开放手术向腹腔镜手术的飞跃    尽管外科手术必然导致创伤,必然引起疤痕,但是,外科医生无时不在努力以减少创伤,减少疤痕。腹腔镜手术就是当代外科医师的贡献与努力的结果。1987年法国医生Mouret成功实施了世界上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云南曲靖第二人民医院的荀祖武医师在1991年初成功完成了中国大陆的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手术通过手术器械实施手术,避免了传统手术的手与病变部位的直接接触,使手术由直接的、手的技术变为间级的、手的技术。目前,腹腔镜手术在我国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开放手术能够完成的所有手术基本上都可以在腹腔镜下完成。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疤痕小的优点。

 

第三次,是由腹腔镜手术向NOTES手术的飞跃    尽管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相比有众多优势,但是腹腔镜手术仍然在体表留下疤痕,这对特别爱美的人士是不可接受的。有鉴于此,外科医师们又在努力探索新的手术方法,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应运而生。如今,微创外科技术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通过“自然腔道”(如口腔、阴道、直肠、尿道等)而非人为手术切口置入软性内镜进入人体内进行操作。2005年首次在印度进行,至今在世界范围内已在400多例患者中进行了NOTES,其中大部分在北美及印度。多是通过口腔或阴道进行胆囊摘除术,也有一些外科医生进行了阑尾切除或治疗肥胖症的胃部手术。我国大陆目前未见NOTES手术报告。预计此项技术在外科医生中普及需要二至五年时间,并且需要大量的相关研究支持。要缩短此项技术发展进程,设备和器械需要改进,同时也要避免为方便观察而施行表皮切口。虽然严格地说此项技术目前并不完善,而且利用现有的微创腹腔镜并不能进行灵活的手术操作。然而,多数业内人士仍然确信这类无瘢痕手术将最终成为一项常规技术。更多关于此新型外科技术请见:

http://www.fiercehealthcare.com/story/scar-free-surgery-uses-body-openings/2008-09-22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content/article/2008/09/20/AR2008092002384.html

 

从医以来,自己不知道曾经为多少患者实施过手术,自己第一次参加手术、第一次独立手术的时间与对象也已经忘记。但是,有一点自己非常清楚:是上级医生,是患者,将自己由一名普通医学生培养成为外科专家。上级医生为我付出了辛劳与汗水,患者为我忍受了苦痛、甚至失误。在我的从医生涯中,有三位上级医生对自己的手术技能帮助最大、培养最多,他们分别是: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的闻兆章教授、第一军医大学(现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齐德林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詹文华教授。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患者是广州花都的夏俊明,住院号189370,住院时间为1995.02.09—1995.07.22;他是一位多处伤、复杂肠瘘、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164天自己几乎天天吃住在病房,164天自己未曾离开过南方医院,精心治疗、艰苦付出终于创造了奇迹,《南方日报》、《健康报》对此进行了专门的报道。在他的治疗过程中,自己也积累了丰富的肠瘘及危重病治疗经验、学习了深厚的营养支持知识,为今天的自己在危重病的处理能力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奠定自己在营养支持领域的地位。我对培养过自己的各位医生及患者充满感激之情,借此机会向他们说一声真诚的“感谢”。

 

自己既是外科医师,为他人手术;自己也曾经四次作为患者,被他人手术。第1次手术是1981年,自己在武汉大学医学院(原湖北医学院)读大学二年级时,在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手术室接受包皮环切术,具体手术时间及手术医生已经无法追寻,只记得是穿单衣时节,只记得是两位实习医生;第2次手术是1992年1月28日,住院号是265209,自己在第二军医大学读博士时,在长海医院接受左侧腹股沟疝修补术,术者是导师华积德教授;第3次手术是1996年3月14日,自己在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接受右侧腹股沟疝修补术,术者是梁立德教授;第4次手术是2008年11月13日上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日间手术室接受脂肪瘤切除术,术者是朱易凡教授。自己天生怕痛,最怕打针,自己接受手术、住院治疗的过程也是自己切身体会患者心理感受与生理体验的过程,可能正是由于自己曾经当过患者,所以自己对患者才有深切的爱怜与真诚的关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Blog
后一篇:郊游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