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
(2008-12-04 01:41:21)
标签:
杂谈手术 |
外科学是医学科学的最为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同其它学科一样,外科学在近200年的时间里取得了超乎想像的巨大发展;特别是近50年来,外科学的发展呈现加速度的态势。其中,外科手术学的发展经历了三次里程碑式的跨越。
第一次,是由体表向体内的飞跃
第二次,是从开放手术向腹腔镜手术的飞跃
第三次,是由腹腔镜手术向NOTES手术的飞跃
http://www.fiercehealthcare.com/story/scar-free-surgery-uses-body-openings/2008-09-22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content/article/2008/09/20/AR2008092002384.html
从医以来,自己不知道曾经为多少患者实施过手术,自己第一次参加手术、第一次独立手术的时间与对象也已经忘记。但是,有一点自己非常清楚:是上级医生,是患者,将自己由一名普通医学生培养成为外科专家。上级医生为我付出了辛劳与汗水,患者为我忍受了苦痛、甚至失误。在我的从医生涯中,有三位上级医生对自己的手术技能帮助最大、培养最多,他们分别是: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的闻兆章教授、第一军医大学(现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齐德林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詹文华教授。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患者是广州花都的夏俊明,住院号189370,住院时间为1995.02.09—1995.07.22;他是一位多处伤、复杂肠瘘、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164天自己几乎天天吃住在病房,164天自己未曾离开过南方医院,精心治疗、艰苦付出终于创造了奇迹,《南方日报》、《健康报》对此进行了专门的报道。在他的治疗过程中,自己也积累了丰富的肠瘘及危重病治疗经验、学习了深厚的营养支持知识,为今天的自己在危重病的处理能力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奠定自己在营养支持领域的地位。我对培养过自己的各位医生及患者充满感激之情,借此机会向他们说一声真诚的“感谢”。
自己既是外科医师,为他人手术;自己也曾经四次作为患者,被他人手术。第1次手术是1981年,自己在武汉大学医学院(原湖北医学院)读大学二年级时,在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手术室接受包皮环切术,具体手术时间及手术医生已经无法追寻,只记得是穿单衣时节,只记得是两位实习医生;第2次手术是1992年1月28日,住院号是265209,自己在第二军医大学读博士时,在长海医院接受左侧腹股沟疝修补术,术者是导师华积德教授;第3次手术是1996年3月14日,自己在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接受右侧腹股沟疝修补术,术者是梁立德教授;第4次手术是2008年11月13日上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日间手术室接受脂肪瘤切除术,术者是朱易凡教授。自己天生怕痛,最怕打针,自己接受手术、住院治疗的过程也是自己切身体会患者心理感受与生理体验的过程,可能正是由于自己曾经当过患者,所以自己对患者才有深切的爱怜与真诚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