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心中怀揣着一个诗人梦

(2022-05-16 09:10:55)
分类: 媒体
                                诗歌改变生活

我的心中怀揣着一个诗人梦

【画外】像一把碎银,随手一撒/在越州,便落成了一幅妆镜/这蜿蜒八百里的湖面……” 这是打工诗人麦秸出版诗集《来去之间》的开篇之诗。《来去之间》诗集共汇集了麦秸近两年来创作的诗歌,共108首,这些诗歌的灵感主要来源于绍兴本土,鉴湖、八字桥、三味书屋、曲水流觞,这些熟悉的绍兴水乡元素,都藏在了他的字里行间,且行且吟。

【同期】讲讲您对绍兴的感受,以及它给您带来的创作灵感。

【画外】他,在各个城市间,不停地搬迁,搬自己,也搬明天,把自己打包到远方。这是麦秸多年漂泊生涯的镜像。麦秸原名陈向炜,陕西人,10年前,从当初打工的深圳辗转来到绍兴。流水线、脚手架、工伤、留守儿童、三千里外的故乡……诗歌之外的打工生活才是他最为真实的写照,但是他喜欢文学、热爱阅读,生活的磨砺没有消解他心中的诗和远方。

【同期】多年的务工生涯给你的文字提供了怎样的养分,怎样从一名务工人员转行成了诗人。(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早早辍学,我只能随着潮流进城务工,那个时候没有诗歌,只是为了生活奔波。刚来绍兴时,在老乡、同事眼里,我有些格格不入,不好好打工,写什么诗,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可那时候想,从故乡千里迢迢来到这里,我不想在消磨沉沦下去,开始慢慢在摸索中写诗。只是我没想到我还能与文字为伍,能把写的诗变成大大小的铅字,甚至后来还会有一些读者慕名而来。)

【画外】藏在我身子里的土,是乡下人的拘谨与憨厚,行走在别处,我一张口,就会蹦出种子化肥,麦子的词汇,就会和城市产生格格不入的话题漂泊在外的麦秸,时刻被乡愁笼罩着。多年的漂泊生涯对麦秸来讲,不是一种诗意地栖居,是一种磨砺。

【同期】我很感谢这段日子,让我有了更多的创作素材和生活积累,我也学着更好地聆听,记录来自生活中最真实的声音。从富平到绍兴,这一路走来的脚步让我有了更多的思考,思考这些带着时代烙印的打工词组和无数个像我一样奔波的身影。我抛开了那些无谓的感叹,让文字沉下来,进入生活。

【画外】也许正是这些诗歌来自自己经历的真实记录,这些诗歌才能走进人们的内心世界,拨动读者的心弦。麦秸还在第一时间把诗集赠给自己从前一起打工的工友。从《一个没有地址的人》到渴望《给我一个地址》,他用灵性诗意又真实质朴的文字,记录了自己所到过的每一座城市的心路历程和行走的枝枝叶叶,同时他又跳出了小我,记录务工人员这一庞大的群体,记录那些奔波的身影,记录他身后抛下的土地渐行渐远的村庄。

【同期】采访诗友,对麦秸诗歌作品的评价。

【画外】倘若漂泊累了,住在这里,该是多么的酣畅快意。生活在别处,总要有个去处,那么就在水乡找个停泊的岸,在台门人家寻一屋舍书斋,先隐潜下来吧。 在绍兴八字桥畔,麦秸每天坐在电脑前敲打文字。他还加入了一个打工诗人群体,这里汇聚着从全国各地农村走来的文学青年,进城务工业余写诗,大家一起交流,学习、探讨,文学是他们最初和最后的坚持。

【同期】

【画外】时隔10年,当初奔波在工地和车间流水线的麦秸已经成为一名文字工作者,他是浙江省作协会员,绍兴越城区作协副主席,他的诗作频频在《星星》、《北京文学》、《天涯》、《诗歌月刊》、《延安文学》、《浙江日报》等刊物上发表,并入选浙江省作协新荷计划青年作家人才库。出版诗集《给我一个地址》《来去之间》并获奖。面对取得的这些成绩,麦秸始终保持着一种生活在低处的清醒。诗歌使人内心清澈,心地向善,温暖人们生命的底色,照彻心扉。他说无论在外打工或者寻梦,不管有没有所谓的打工文学标签,只要拿得动笔,他会一直写下去。

【同期】

【画外】如今,麦秸已定居绍兴,漂泊到鲁迅先生家门口的他,汲取着江南水乡的灵性,感受着鉴湖越台名士乡的厚重。10年之间,麦秸见证了绍兴的发展,这些诗既是一位诗人眼里的绍兴,也是一位外乡人真实的内心独白。他是一个朴实的追梦者,像一棵坚强的稗草挺立在倔强的风里,遵循自己的初心,用文学诗歌来创建自己想要的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