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准新编《邻水李氏懋熙堂族谱》四序

(2008-11-23 17:49:42)
标签:

杂谈

分类: 李准专集

李准新编《邻水李氏懋熙堂族谱》四序

宣统纪元孟秋月编

                                                       第十世孙准敬书

 

原序

     粤稽:吾族系出颛顼。其孙为理官,后以理为氏。裔孙利贞,逃难伊侯之墟,食李子,因便姓为李。

厥后,利贞十一代孙李耳,字伯阳,谥曰“聃”。聃之后,一居陇西,一居赵郡。此李氏世系所由来也。

周、秦、汉、晋,以迄唐、宋、元、明,擢巍科而登显宦者,代不乏人。旧谱所注自详,我李氏岂有殊族?

    奈经前代兵火之后,子孙迁徙,不一谱与名俱失所传。遂致后世,各尊其祖,各敬其亲,而源流之说有异同。

    如我李家坝祖籍,原系江南江宁府上元县三都李家村大家。至诣元祖,由拔贡生授四川顺庆府邻水县教谕。遭乱致仕,因垦业授粮于县东柑子铺李家坝落业。后人因以为始祖焉。

    其对河地名李芬坝,亦同籍进士。前明时为陕西广元知县,德政化民,立有石碑。卒葬李家坝门首庙子潭坎上石山。代远年湮,后失传,不知其为何代之祖耳?

    至嘉庆十八年癸酉,有占魁叔曾祖,又移居陕西。至今回籍,始将经簿排行见示族人,因得观其大略,奈未得其详。惟周氏应之经簿可凭,距今又数十年。前有鉴恩族弟录之于前,奈中多杜撰,,未能豁然。春今录,去其繁衍,俾后世子孙,识木本水源之由,可以继旧谱之亡,而为将来之朗鉴耳。是为序。

 

大 清 同 治 十 年(1871)岁 在 辛 未 季 秋 之 月      鉴字 派 逢 春 谨 序

 

 

    世传李氏,出皋陶,为理官,以官为氏。其后,在殷之世,避难于伊侯之墟,因食李得生,改姓李。

周有李耳,字伯阳,谥曰“聃”,为柱下史,人称为“老子”。或云:“老子,殷人,生于李下,故姓李。”至周尚存。自此,李氏乃时散见于他说,第弗深考。窃疑今世所传,各著姓谁,非帝王将相圣贤之后,岂当时别无人民愚贱耶?抑皆不留苗裔耶?何贵种哲嗣之繁也?唐立玄元皇帝庙,已不免遥遥华胄之讥。其他抑又何说?

    余观世之为谱者,既详其姓之所自出,而于史传杂记所载名人,各自渺不相属,而牵连凑合,谓由某代传某代,引以为荣。昔南唐李升,欲祖唐吴王恪,中间世次无可考,命有司撰足数代。后又改祖建王恪。如此类,曷可胜道?吾甚耻之。故叙谱只叙其所知者,而于不知者阕如也。

    吾李氏旧谱遗失,自明不可考。所可考者,入川始祖诣元公而已。

    相传诣元祖自江宁上元县入川,生卒年月亦无可考。惟知诣元祖于明天启六年(1626)生我世清祖,以意度之,入川当在国初。来时,初到邻水县李家坝,庐墓在焉。

    我世清祖生我朝取祖,朝取祖生子三:长房中嶙,次中珊,即我文广祖,三中馥。是即三大房分支之始。长房三房均详后,今序独详吾之所自出。

    文广祖生子九,我梓材祖第四。梓材祖生子三,我懋德祖其季也,始迁活水沟。懋德祖生我传经祖。传经祖生子二,我父舒锦公居长。舒锦公生子四:长佑弼,次佑卿,三佑钧,即吾派名也。四佑哲,均各有子详后。

    吾嫡长子新业编谱成,而吾为之序。序中高祖以上称其讳,自高祖以至吾父称其字,以下则名之。

    苏明允曰:“自吾之前,而莫知焉,已矣。自吾之后,而莫知之焉,则从吾谱推广之,可以至于无穷。家授一谱而藏之,吾之志亦犹是也。至由一人之身,分而为兄弟,渐至于途人。幸其未至于途人也,而联属之。则观吾之谱者,孝弟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

    吾今更无以易苏氏之说。是为序。

 

大 清 光 绪 十 九 年 岁 在 癸 巳(1893) 孟 冬月       佑 字 派 徵 庸 谨 序

 

    谨将原传字派列后:

          元世朝中臣,天临鉴佑新。立宗传先德,守训辅良民。

          敬信扬忠远,丹心显道纯。惟存光正大,遗上万年春。

    谨按:原传字派,文义不雅,兼未依五行次序,昭穆难辨。现已传到新字辈,先经命名者无可改。今于新字辈以下,按依五行相生次序,另拟四十字续之,谓之懋熙堂字派。仍将旧字派已传十辈冠其首,免后错误。其字派列后:

          元世朝中臣,天临鉴佑新。(原传字派至此截止,以后便接下续拟字派)

          相燮堪钦法,森荣在锦滨。庥蒸圭锡汝,杰显地钟嶙。

          斡烈垂铭永,枢勋坐镇深。懋熙增钜派,采照报煌清。

    以上懋熙堂字派,系从相字接新字。新从木,似可承以火,而仍承以木者,缘谱为吾作,以吾为主。吾派名佑钧,钧从金。其嫡长子虽依旧派名新业,而另名准,取金生木之义,余子命名均从水,则以下自应生木,故以相字接之。且春木、夏火、秋金、冬水、土在中,而旺于四季。东、南、中央、西、北,亦如之是。五行相生,均以木为首。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生木,相生若循环,反是则相克。此后遵照续拟字派命名,或在上,或在下,另一字随便选择,不必拘定五行字面,然却不可乱五行次序。如从木字派,不得另以火、土、金、水命名。庶、昭穆一望而知,不至紊乱。计四十辈可传至千年,后有达人照续,虽百世可知也。

 

   

    古者立一姓之宗,子以大宗统小宗,而联其族;后世不行,而寓其意于家谱。凡为望族者皆有谱。自得姓受氏,而下虽支分派别,莫不以大宗统小宗,联为一本。其法良,其意美矣。

    观宋时,眉山苏氏作族谱引,谓一人之身,其分而至于途人者,势也。幸其未远,恐后至于途人,,谱之所由作也。彼苏氏,意益笃于五服之之最。近然,非谓五服外,可途人视之也。夫族姓繁衍,至十传二十传而后,相遇如途人,甚多不知始祖,视之皆其一脉所传后世,推之皆祖一本所出。而离散乖远,至于休戚不关,安名取字间,有干名犯讳,此无他,由于不知支派源流故耳。

    今我族急为订正,俾后世阅之,或为五服之亲,或为九族之亲,尊卑有序,长幼有别,不至乱行犯讳,咸敦和睦,以成一氏之望族,岂不休哉?是为序。

 

大 清 光 绪 十 九 年 岁 在 癸 巳(1893) 孟 冬 月   佑 字 派 徵 庸 再 序

                                          

                                           

 

    吾族入川以来,二百余年,子姓繁衍,而谱牒缺如,或有数典忘祖之惧。

    先祖舒锦公,于同治十年,始就族祖占魁公所撮录者,更咨访族老之旧闻,理而董之为族谱,藏于家。越二十余年,准读旧谱,见族人生齿存殁多寡多与曩异,因就增益之。

    先京卿公为之序,迄今又十七年矣。今年从兄毅自家中来,相就商榷,复取旧谱重订之。用太史公旁行斜上之例,编次世系,较然明白矣。

    夫族谱之作,眉山苏氏而外,国朝河间纪氏昀,南海朱氏次琦所修者,其体例尤为详密。今吾谱仅具世系,不能用纪、朱二家之说。其生、卒、年、月、葬地,附载谱中,以备稽考,示子孙而已。

    从兄将以秋末归里。编撰既定,乃仿聚珍版法,排印数百本,携归里中,以遗族人。俾读之者,深维木本水源之义,而油然生其敬宗收族之心。此则从兄与准深所冀幸者也。

 

大 清 宣 统 元 年 岁 在 己 酉(1909) 八月    第 十 世 孙 新 字派 准 谨 序

 

三世祖妣文氏寄墓碑序

 

    闻之,古不修墓。自宣圣封留马鬣,后世咸知四尺之崇,于人心独无校乎?

    如我曾祖李公朝取,年方舞勺,苦守李家坝祖业,娶妣文氏寄,亦勤够内助焉。后生子三:长中嶙,次中珊,三中馥,派衍三房。弟仍林立,难以枚举。

    但朝取祖故,葬新屋嘴。惟文妣故,葬门首菜园嘴。年久冢塌,孙等不觉,目击心伤。爰纠工命匠,崇其莹额,清明洒扫庶灵,爽有式凭矣。

    窃思我祖存日,原有遗嘱以示后人:“恐三房子孙,盛衰不一,其田产虽任自便,而祖业不许变卖,亦不许各房私藏屏卖。至二处阴地,前后左右,均留十丈,以护坟莹。我三大房各存合约可椐。倘有违背祖命,即以不孝治罪。”

    近年来,幸鲜有犯者。诚恐世远时迁,偶忘先泽,所以于祖妣坟额,雕碑铭碣,以昭兹徕许。凡我弟兄传之子孙,后之子孙,睦其宗族,世守无替,庶几保世,兹大焉。是为序。

 

   (试将零四年族谱与李准原谱对照,加上标点,划分段落,纠正错误,以备族人参考。尚有个别字电脑无法显示,如“嶙”、“弟”等,点逗亦错误难免,一并望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