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咏“别角晚水”梅
标签:
梅花别角晚水七律 |
分类: 古韵今风 |
七律——咏“别角晚水”梅
文/河边柳
寻遍江南只一枝,匠心慧眼亦称奇。
幽香步雅春心晚,叠瓣含烟水色稀。
母本飞身成绝品,子孙传世得仙姿。
梅山不过香雪海,别角开时傲雪迟。
http://s13/middle/4fd9ca0fn79310936dc9c&690
南京梅花山的珍稀品种——“别角晚水”,花瓣有45片之多,香型清香幽雅!
http://s7/bmiddle/4fd9ca0fnbbea8ec522b6&690
普通的梅花只有五、六片花瓣
http://s10/bmiddle/4fd9ca0fnbbea8da8fbb9&690
南京梅花山一角(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据资料记载:
陈俊愉爱梅,曾抒怀道,“梅诚花中之奇葩,造物之奇迹,爱之深,望之切。越研究,兴味越浓;接触愈多,感情愈加真挚。”为此,他在梅花研究上投入了毕生的精力。
“别角晚水”的名字也大有来历,还和南京话有关系呢!1917年秋天,陈俊愉出生于天津一个士宦人家。在他4岁时,这个60余口人、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离津南下,在南京附近买地置业,修建了亭台楼阁,还有一座大花园。上小学时,陈俊愉放学回家就常往花园跑,围着花匠问东问西,学栽花、种草,久而久之,就培养了他欣赏、栽种、钻研花卉的兴趣和志向。
“陈先生会说一口南京话。”宫庆华说,她从陈先生撰写的一份梅花山梅花调查记录中看到,最初“别角晚水”是叫做“蹩脚晚水”。“别角”,是因其开放时常有花瓣开的不完全周正,花瓣边缘常有凹陷,南京话称之为“蹩脚”,后来陈先生觉得听起来不雅,取其谐音为别角;“晚”是因为它属于晚梅,在2月下旬或3月上旬才会绽放;“水”因为它花色水红,碎瓣流动。
2006年3月,陈俊愉院士再次来到南京梅花山,还在梅花谷梅花研究中心亲手植梅一株。
目前,这株有五六十年树龄的“别角晚水”母本,被移栽至梅花盆景园北半部,并挂牌向游客隆重推出,为梅花山锦上添花。时至今日,现在的梅花山上已用嫁接的方式,培育出几百株后代植株,但母本全国仅此一株。
梅花“报户口”必须在中国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南京拥有众多梅花品种,但在国际上第一个拿到“户口”的梅花品种就是“别角晚水”。
据介绍,植物品种国际登录类似于给植物分类注册登记,并取得身份证明——被誉为植物的绿卡。谁有更多的品种国际登录权威,谁就有更多终端话语权,给全球的植物王国“上户口”。
遗憾的是,我国在拥有植物登录权的较量中落后了,不少原产中国的植物,竟要跑到外国去“报户口”——登录品种名称:牡丹去美国,山楂去澳大利亚,丁香去加拿大,兰花去英国……中国十大名花中,只有梅花和桂花,是在中国“报户口”,其他8种都在外国。
陈俊愉第一个打破了这种西方垄断!1998年,他被国际园艺学会任命为“梅品种国际登录权威”,这也是植物领域中国的第一个品种登录权威,梅在外文中第一次正式以汉语拼音(Mei)公之于世,因此,有人称他为“国宝”。陈俊愉院士获得梅花的登录权威后,第一个登录的品种就是让他情有独钟的“别角晚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