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史七年级上册4-7课知识点整理

(2009-10-29 14:20:44)
标签:

历史知识点

杂谈

分类: 历史试卷

第4课知识要点

 

1.禹死后,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3.夏朝的统治中心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

4.夏朝的都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

5.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6.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7.约公元前1600,商的首领,灭掉夏朝,建立商朝。

8.汤是有作为的国王,他任用有才干的伊尹等人,商朝强大起来。

9.商王盘庚迁都到(今河南安阳),商的都城才稳定下来。所以商朝又叫殷朝。

10.商的最后一个国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炮烙之刑。成语:助纣为虐,酒池肉林)

 

11.周文王重视农业生产,任用贤人姜尚等人,国力逐渐强大。

12.约公元前1046周武王灭掉商朝,建立周朝。定都在镐hào,也叫镐京(今陕西西安),历史上叫做西周。

13.周灭商的决定性战役称为牧野之战

 

14.为巩固统治,周的国王(也称周天子)实行分封制

15.分封制的内容(书P24)

16.诸侯的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书P24)

17.分封制的作用(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疆,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18.周厉王时期,政局混乱,发生了国人暴动。(成语:道路以目,防民之口胜于防川)

 

19.公元前771,西周灭亡。

 

20.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奴隶社会时期。

 

 

 

 

 

 

 

 

 

第5课知识要点

 

1.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文明时期。

 

2.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青铜器。

 

  夏朝时,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司母戊wù鼎,四羊方尊)

  西周时,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礼器)

 

3.与商周同期,成都平原(长江流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称为三星堆文化(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朝时期,就有烧制青瓷的瓷窑。

 

5.夏商西周的玉器制造业很兴盛,玉器雕刻工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6.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

农业品种:五谷

农业技术:已知道选种,施肥,治虫害

农业工具:有一部分青铜农具

 

7.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8.夏商西周时期是奴隶制社会,大量使用奴隶进行劳动。

 

9.奴隶悲惨的生活(书P28)

 

 

 

 

 

 

 

 

 

 

 

 

 

 

 

 

第6课知识要点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到洛(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春秋、战国的得名(书P30)

 

3,春秋时期,由于周王室衰微(或周天子权威下降),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由此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4,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齐桓huán公(第一个),晋文公,楚庄王等。

 

5,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以“尊王攘rǎng夷”为号召。

 

6,晋楚争霸中的决定性战役是城濮之战。

 

7,春秋争霸战争的历史影响(消极作用和积极作用)书P32

 

8,战国七雄是指齐、楚、秦、燕、赵、魏、韩(注意地理方位)

 

9,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有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秦赵,纸上谈兵)

 

10,齐桓公和晋文公得以称霸的共同原因

①    懂得重用人才

②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③训练军队

④本人具有才能,励精图治

 

 

 

 

 

 

 

 

 

 

 

 

 

 

第7课知识要点

 

1,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

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2,《管子》一书中有我国有关铁器进行农业生产的最早文字记载。

 

3,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

战国时,牛耕进一步推广。

   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4,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5,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了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

   都江堰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6,一些奴隶主把新开垦的土地变成私产出租,他们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了农民。

 

7,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改革)运动。其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

 

8,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内容(书P38)

 

9,商鞅变法的作用。(书P39经过商鞅变法……,为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奠定基础)

 

10,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11,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生产力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结果,是社会的进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