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端午佳联妙对:端午午时人赏午 立春春日客游春

(2011-06-06 10:43:31)
标签:

儿童

佛教

端午节

粽子

屈原

杂谈

分类: 儿童德育
http://www.zhibeidy.com/uploadfile/2011/0606/20110606094012863.jpg立春春日客游春" />

端午节,民间许多地方有饮菖蒲酒的风俗。王弘力 作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现采撷一些与端午有关的佳联妙对,与大家共赏。

    相传,古时一姓陈的才子,常与一李姓的才子作对互娱。一年端午节,两人路过一湖畔,姓陈的才子吟道:“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那姓李的才子也不甘示弱,脱口而出:“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两人不禁相视一笑。上联巧嵌“端午”、“清明”、“重阳”三个节气名;下联巧嵌“大寒”、“霜降”、“小雪”三个节令名。以天寒对日暖,形象鲜明,意境优美,别有一番情趣。

    从前一少年,才学过人。一年之内,端午节前应童子试、重阳节后应乡试,两次考试都顺利通过。于是,有人撰联以示庆贺,联云:“端午以前,犹是夫人自称曰;重阳而后,居然君子不以言。”乍看此联,难以理解,其实,上联的后半句出自《论语·季氏》的“夫人自称曰童子”,并隐去了“童子”;下联的后半句出自《论语·卫灵公》的“君子不以言举人”,并隐去了“举人”。这样,就明白了此联的内容,即“端午前你还是童生,重阳节后,你便成了举人”。联语贴切,独具匠心。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幅描述节令的对联,联云:“端午午时人赏午 立春春日客游春。”端午节这天,民间有包粽子、悬菖蒲、赛龙舟等民俗活动。中午时分,户户过节,家家热闹。上联正道出了民间过端午节的气氛。“立春”以后,春回大地,人们纷纷外出踏青寻春,下联则描述了民间游春的情景。同时,上联中的“三午”对下联中的“三春”,可谓严丝合缝,自然流畅,读来兴趣盎然。

    明太祖朱元璋擅长对联,一年的端午节,他赐宴群臣,席间,他出一上联,云:“端门北,午门南,朝廷赐宴于端午。”其中的“端门北”中的“端”和“午门南”中的“午”合在一起,恰巧为“朝廷赐宴于端午”中的“端午”。所以,要想对出下联有一定难度。此时,群臣中的沈应思索片刻,对道:“春榜先,秋榜后,科场取士在春秋。”在明代,春榜,也叫甲榜,甲榜取进士;秋榜,亦称乙榜,乙榜取举人。沈应的下联以春秋两榜对上联端午两门,同时“春”、“秋”合成“春秋”,与上联“端”、“午”合成“端午”相对应,可谓对答工巧,贴切自然。    

    又一年端午节,明代大画家文征明路遇一书生,那书生吟出一上联要求文征明作对,联云:“上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夏历每月的朔日、望日分别在上旬之初和中旬之中,且联语中有四处相重。文征明随口应对:“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重阳。”上下联自然天成,不露斧凿之痕,堪称妙对。那书生听后,不由击掌赞叹不已

 

相关链接

 

又到端午时,再忆棕香情 

端午节到底是为了纪念谁?
http://www.zhibeidy.com/2011/0605/4913.php

且看端午风情万“粽”

江田古镇夜晚赛龙舟 迎接端午节(组图) 
http://www.zhibeidy.com/2011/0606/4938.php

端午节关于艾叶的传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谁没有善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