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村——东乡嵇坊村风光(探访翔鸾道观遗址)


日前,听了邓家乡嵇坊村年轻诗人嵇奔奔的介绍,得知该村有许多可以考究的历史遗存

3月初,特邀好友梁建骑摩托车前往,打算一看究竟。这里离县城10来里路,从花果山过高速涵洞就到了

站在村后的山腰,眼前豁然开朗。远处就是东乡城区,对面是吉和塔的山影

与灵泉观(雄岚峰道观的实际名称)齐名的翔鸾观就在村后这座山顶上。因翔鸾与向南谐音,后人都叫它向南观

南宋淳熙三年(1176年)五月,东乡境内连续大旱,禾苗和庄稼几乎都快要枯槁了,家住嵇坊村的嵇世朝和他的弟弟嵇世贤提议上村后的山峰——翔鸾峰峰顶求雨

他们的真诚终于感动了上苍,这之后不久东乡境内果然下起了大雨,这场雨一直下了三天三夜。这一来原本枯槁了的禾苗和庄稼得到了灌溉很快就恢复了生长,且生长得非常茂盛,当年竟然获得了大丰收

这年年冬,嵇氏兄弟等人把祈雨应验这件事禀告了朝廷和官府,请求官府准允在此建一座道观以便于弘扬道法、祈求天神。官府得知情况后经与朝廷商榷就同意族人在此建庙并诚招主持道士。


之前,翔鸾观四周的山地都是嵇世朝家的。他不仅捐出了山岭上那块完整的土地用来建造道观,还捐出山岭四周靠近顶峰的其它空地用来栽种树木、竹林,用以挡风,捐出东北方向那片较为平缓的山地修整成蔬菜园,捐出道观前面一小段山地用于安葬亡故的道人,捐出大、小总共八十四丘荒地用以道观的生活所需。同时还捐出了粮种六斗,解决了道观缺少良种的难题。

开创道士胡师尹以及以后的每一位继任道士都坚守着道观的立道根本,一点也不敢轻视和怠慢,更不辜负嵇世朝等捐赠人的盛情和善心。

自从翔鸾观创建以后当地的民风便大为好转,社会也安定了许多。老百姓的生活也有所提高,可谓天下太平了。

都说得道多助,厚德载物,正因为嵇氏兄弟出钱出物建造了这座道观,又长期做行善积德之事,嵇世朝等嵇姓族人便得到了苍天的护佑,其子孙绵延数百年且枝繁叶茂。

嵇坊村《嵇氏族谱》中收录的一篇非常有史料价值的文章,这就是《翔鸾观记》。作者陈诚生活在南宋时期,系嵇坊嵇氏的女婿,官职目前尚无资料查考。

文章详细叙述了翔鸾观的修建背景和过程,记载了嵇坊先贤嵇世朝、嵇世贤兄弟求雨止旱,提议修观,捐地捐种的事迹,褒扬了开创道士胡师尹及历任主持潜心传道、弘扬正道的德行。

由于其悠久的历史,上好的口碑,东乡建县后于嘉靖年间第一次编纂的《东乡县志》就将翔鸾观收入其中。

当时,地处安宁乡的嵇坊就已经成为商品交易的集散地,与长林、润陂(润溪)、珀玕、小浆等十一个集散地成为铺,即嵇坊铺。地处嵇坊村村西翔鸾峰上的翔鸾观更是闻名遐迩。

村民告知,这座道观与雄岚峰上的灵泉观,望仙岭上的望仙观,会仙峰上的会仙观自成一体,彼此相望。因翔鸾观东南侧为东乡县城,翔鸾二字又与“向南”谐音,后人多将此观改称向南观

遗址位于村后左侧的山峰,现仅存用石块垒结的部分墙基,另外,水池、前院、菜地依稀可辨。遗址早已淹没在一片灌木从中。

这篇作于南宋淳熙九年(壬寅年,即1182)九月的文章详细地记载了古道观的过往。谢谢嵇奔奔叫来的那位小学时的同学和老乡,是他辛苦为我们引路。期待翔鸾观有朝一日能重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