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德清:大师们的江湖并没有真正干涸
(2012-09-05 15:02:08)
标签:
科学精神神功实证杂谈 |
分类: 戏谑录 |
于德清
怪事年年有,本周尤其多。
这才几天,大家刚刚见识了什么“拍打拉筋神功”,又迎来了一位能隔空打人的女性太极大师。这位年近六旬的大师看上去弱不禁风,居然,蕴含着惊人的力量。一掌就能隔着记者,将弟子弹飞,而记者居然只有被轻拍了一下的感觉。
当然,这位石家庄大师还不是最厉害的功夫。我曾经看过一段视频,一位武林大师一掌出去摧枯拉朽,20多位壮小伙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次序倒地,最后一位还被震飞。
所以,我相信,这位最新的太极师太还不是最顶尖的大师,大家看到的还不是最夸张的镜头。因为,李一还在,张悟本也还在,说不定,哪天他们又重出江湖。
眼见得,长江后浪推前浪,大师层出不穷。这说明,大师们的江湖并没有真正干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师不是师傅教的,不是自学成才的,而是被他的信众捧出来的。这些年,大师如过眼云烟,一个大师倒下去了,一个大师又站了出来,主要还是因为,江湖没有消亡,信众没有散场,他们不过是重新回归到“待解救”的状态,等待下一个大师君临。
媒体往往热衷于剥下大师们的“皇帝新衣”,然而,这些道理和大师们的“死忠粉”几乎讲不通。你不是讲科学,讲实证吗?好,大师的支持者就会说,“拍打拉筋神功”对那么多人都有效果,难得是假的吗?那么多人吃绿豆,吃茄子,吃地瓜,把吃出来的病,都吃回去了,这难道全是张悟本、林光常嘴皮子的功劳吗?那么多人都信,难道他们都是傻瓜吗?
当大家都在质疑,“隔山打牛神功”或许是“隔山吹牛”神功的时候,大师就说,你没有内力修为,当然就是再怎么拍都弹不起来的皮球。大师的徒弟则信誓旦旦,口吐莲花。
一方面是,科学主义所秉承的实证精神,一方面是,科学所不能穷极的内功心法。一些大师似乎完全符合科学,而且,有大量所谓的成功案例,一些大师则在科学和理性不及之处,大做文章。
不过成功的个案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做选择题还有蒙对一半的可能。所以说,我一直很怀疑,很多信众到底懂不懂科学精神。
科学要讲实证,固然不假,可是,真正的科学并非粗陋的实证。科学精神从来不会将某件事情,简单地归结于某种原因。比如说,大师用“拍打拉筋神功”治好了某人的病,那么,科学就会去探究有哪些原因,而不会机械地用逻辑推理——因为A,所以B。即便是拍打拉筋神功来源于中医学说,大家也知道,中医也是用多味中药治一种病。
真正科学的精神尊重事物的复杂性,承认多因结一果,而不断探索那些未知的原因。大师和信众们则相信某种东东万能,能治百疴,甚至万病千疾。
而内功的大师傅们在科学之外做文章,看上去有些棘手。不过,大家还是要相信科学和理性强大的解释能力。到现在,什么肚皮碎石、赤脚走火炭、走玻璃碴等等江湖神功,都已被戳穿。更何况,由大师的弟子证明某种神秘力量的存在,根本就不具有可信性。大家如果相信什么大师的奇迹,还不如多想想,自己何以如此轻信。
这并不是要用科学战胜一切,而是说,人们应该有起码的科学精神和理性素养。那些招摇撞骗的江湖大师固然可恶,信众也是可怜又可悲。
每一个大师其实都是大众心理高手。他们知道,信众是自负和轻信完美的集合。他们的出现只是在迎合信众的需求。让大师倒掉是容易的,然而,让信众因此散场,难。信众不散,则大师不息。
有人的地方就有信众,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不想说,这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社会不会短期之内就能发生基因突变。所以,将来,面包会有的,大师还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