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民社会不需要“神通”

(2010-08-22 20:09:42)
标签:

宗教

公民社会

神通

佛陀

现代社会

美国

杂谈

分类: 戏谑录

于德清

  随着媒体揭露报道的进一步深入和官方的介入,李一道长已经声名狼藉。在张悟本之后,公众很快便见证了又一个“偶像”的倒掉,又一个神话的破产。

  和张悟本的概念营销不同,李一是以神通示人。他号称能够在水下生存两小时,会胎息大法,能够身体通电给人治病,当然在他的弟子笔下,李一道长的神通远不止如此,简直就是一个“活神仙”。不过,纵使李一道长有万般神通,此时也是使不出来了。

  李一道长虽然攀附权势获得了一定的商业成功,但是,当他登上大众媒体之时,却没有意识到,就此步入了一个现代公民社会。而在这个公民社会中,一切神通都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而且,这些所谓的神通,在理性而独立的社会成员面前,也终将被揭示出其种种虚假之处。那些试图依靠神通在公民社会建立精神权威,把自己塑造成为新的精神导师的人,也必将触犯公民社会的平等底线而遭遇不可避免的失败。

  现代社会建立在公民社会的根基之上。一切传统宗教均不得不面临现代性的转型问题。就传统的佛教来说,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实现了向“人间佛教”的转型。在我国台湾有星云老和尚,在美国这样的禅师也非常之多。这种 “人间佛教”的转型,一个根本特征就是,对佛教教义的宣传策略发生了转移。如美国的一行禅师所写的释迦牟尼传记《故道白云》(Old Path White Clouds),就不再如传统的佛经中那样突出佛陀讲法时的神迹,佛陀的一切事迹均不超出人之常情的维度,其重点乃是表达佛陀的慈悲、智慧,以及认真对待生命每一瞬间的态度。这种平视的视角将佛陀还原成了一个非常伟大和了不起的人,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神。这样也就拉近了佛陀和现代信众的距离。这种传播策略的转型从佛教自身来说是回归教义本身,另一方面,也是为适应现代社会,以及现代那些具有独立人格与自由精神的信众而不得不做出的调整。

  在理性高扬和科学昌明的今日,过去那些宗教中的神通,其实很难获得社会基础,而且,即便有人使出了“神通”,也可能会被发达的科学技术证伪。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的一些神通也都得到了科学的解释。在受过良好教育的信众面前,继续宣扬“神通”最终只会增加其社会传播的负面效果。

  另外,更重要的是,靠“神通”实现的是对信众的精神征服,获得的并非信众真正的信仰,而是靠“神秘”的力量,宣示自己的超人之处,从而令信众匍匐于自己的精神权威之下。“神通”的目的就是“造神”。然而,在一个以“人人平等”为基本信条的社会,一个人又怎会轻易向另一个人精神臣服呢?在这个时代,把凡人塑造成神已经不再可能。

  在前现代社会,无论是权力还是宗教,都旨在塑造一个绝对的权威。这种权威的获得一是诉诸武力,二是通过知识。在古代社会,拥有知识的往往只是少数人,而大众则是普遍愚昧无知的。利用“神通”忽悠无知的大众,是比传播教义更直观、有效地俘获信众的手段,是为“造神”运动的必备之技。

  而这些前现代社会的东西之所以能够在当下仍然能够大行其道,乃是因为当下的中国社会一直存在着前现代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复调”叙事。前现代社会掌握着权力与财富,而公民社会则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掌握了社会的话语权。李一道长可以忽悠某些社会成员,但是,他只要迈进公民社会的公共舆论空间,就必然要败下阵来。公民社会的公民不是盲从的愚民,这样的神仙如果真是能够神机妙算,那么最好还是“闷声发大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