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于德清:王老吉千万莫让爱国愤青喝伤了胃

(2009-05-14 12:02:58)
标签:

夏枯草

王老吉凉茶

愤青

杂谈

分类: 戏谑录

 

于德清

虽然,去年夏天王老吉凉茶曾被当作标准爱国饮料畅销不衰,但是,今天夏天要不要继续喝王老吉,已经成了一个问题。而对王老吉来说,夏枯草风波的最坏影响莫过于此。

然而,还不等王老吉喊冤,已经有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迫不及待冲了出来。他们手握一把卫生部2005年派发的尚方宝剑——《关于普通食品添加夏枯草有关问题的请示》,这份批复将王老吉凉茶在卫生部备案。他们认为,这意味着卫生部早已同意王老吉凉茶使用夏枯草。然而,部委深如海,岂是一两罐凉茶就能摸清门道的地方?部委大则机构多,则政出多门,故同一个部门不同文件自我掐架乃至自我否定的现象屡见不鲜。夏枯草没有列入食品添加中药许可名单,自然不会是一个令人感到意外的事件。

然而,这个事情或许仅仅只是一个意外。如果,王老吉游说到位,加上行业协会泪流成河的诉苦加呼吁,夏枯草或许最终会获得合法的身份。果然,昨日王老吉凉茶的生产商发布了来自卫生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辟谣声明。这份声明称,“王老吉”凉茶并没有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网上与媒体报道系误传。如果,真相确实如此,我们只能视此次王老吉风波为一次官僚体制的系统Bug了。

不过事实是,该声明显然又在“纠错”的基础上,有一错再错的嫌疑。声明最绝的是,把夏枯草认作了野菜食物,直接抹杀了其中药的身份。如果,这个逻辑成立,那么那份中药许可名单大可不必存在了。这纸声明是否具备法律效力,也很难说。事件发展到现在,往凉茶里添加夏枯草,到底是谁说了算,到底要走一个什么样的程序,到底要不要明确告知消费者夏枯草的毒副作用?一直都是非常暧昧的事情。既然事件已经起了争端,广大消费者自然是不想继续被暧昧下去了。

这次,王老吉事件不论是卫生部官员的一个口误,还是媒体的误导,这已经成为当下最注目的一场公共食品安全事件。有关权威部门或机构势必要基于公开与透明,对于是否可以往食品中添加夏枯草,给出一个经得起推敲的说法。有关部门须避免OMP事件中的失败表现在夏枯草身上重演。

事实上正是,有关政府机构的责任失守,使当下公众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如惊弓之鸟,承受不起任何的风吹草动。这也是为什么一株小小的夏枯草在05年不是问题,而在今年则会引发轩然大波的根本原因。王老吉对于此事,无法自证清白,即便让卫生部出来辟谣亦无法轻易获得公众的信任。王老吉或许更应该反思自己的商业行为如何契合当下公众的心理感受。

夏枯草即便真的不会如三聚氰胺那样喝死人,但是,毕竟夏枯草药理上的副作用与禁忌摆在那里,是在网上随便一搜就可以搜到的东西。加了夏枯草的凉茶是否适用于所有的消费者,是否应该加提醒用语,都是值得深究的问题。

对于,王老吉曾经的地震捐款,中国的爱国主义消费者是认账的。王老吉事件发生后,立刻在网络之间引发了一场饮料爱国的论战,有很多爱国网民认为此事是洋饮料试图整垮民族饮料的一场阴谋,表示要继续喝王老吉以支持之。爱中国而爱王老吉,对于这份朴素的感情,王老吉应该珍惜,千万莫让那些爱国者愤青们喝伤了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