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德清:众所周知中南海不是卖烟的地方
(2009-04-15 14:07:06)
标签:
香烟烟草集团公众健康卷烟中南海杂谈 |
分类: 戏谑录 |
于德清:众所周知中南海不是卖烟的地方
于德清
有控烟人士大概是走了火入了魔,居然想出了要撤销“中南海”卷烟商标。他们认为,企业打出“中南海”这样的“驰名商标”,会使人误以为代表党和政府向公众推荐危害公众健康的烟草制品。无论从关怀公众健康、维护党和国家机关形象或维护法律尊严考虑,撤销“中南海”卷烟商标都是十分必要的。
控烟有益社会,吸烟有害健康。这是常识,但这香烟商标有损党政机关和国家形象,虽没有雷人雷语振聋发聩之效果,倒也具备奇谈怪论的一切基本要素,让很多人的眼珠子不自觉地轮了过来。黄宏当年的超生游击队,是走到哪就把孩子的名字取到哪,这是当年被嘲笑的“盲流”没有文化的标志,而把香烟起名为“中南海”也的确很没有创意、很没有想象力,不过,我们专家由“中南海”香烟而产生的联想是否也太丰富了一些?按照这个逻辑,中华烟是否有损中华民族的形象,让国际社会认为中国人都是嗜烟的非文明族类?当然,以此类推还有人民大会堂牌、南京、上海、北京、黄山、石林等等香烟,都可以统统扣上一顶有损机构或城市形象的大帽子。当然,如果你是控烟人士兼动物保护人士,则更可以抗议熊猫牌香烟、小熊猫牌香烟了。幸好马季先生的宇宙牌香烟没有生产,否则,这个帽子可就大的没边没沿了。
烟当然要控,但是,动辄无限上纲上线的作法则实在不可取。这无疑会给公众留下控烟运动不过是哗众取宠的印象。各位专家且不可因为对香烟的“仇恨”而冲昏了头脑。如今,专家遍地爬行,网民则有版砖伺候,不靠谱的言论不但触及不到烟草集团的核心利益,反而招致社会的反感,这实在难以说的上是高明之举。
控烟人士其实大可不必整天挖空心思泡制这些花边新闻。什么撤销商标、香烟提价以及包装盒上印上恶心图片,这些小儿科的东西如过家家一般,岂会让人家在乎?真正要让烟草集团感到疼痛,不妨还是多想想如何提高消费者对烟草巨头的索赔标准为好。经常见诸报端的是,某国妇女状告某国际烟草巨头索赔数亿美元。如果中国有如此上不封顶的索赔案例,如果我们真是对消费者的权利当真,试问还有哪家烟草公司让胆敢在机场做广告“至尊南京厅局级的享受”?专家们下一次再跑出来的时候,最好还是带点真家伙。别如是几番,竟出些不靠谱的馊主意,好事也会变成了坏事。
控烟最终关乎的是个人权利,而非国家形象。中国烟草业的兴盛从历史上就打上了权力的烙印,中南海牌卷烟的来历也并非没有深厚的权力渊源。而当下,烟草业又以第一税收支柱的身份与国家权力之间结成利益同盟。所以,表面上让公权力机构洗去自己身上的烟垢,实际上根本不能触动这种厉害关系。真要禁烟的话,不如直接立法禁止中国公民吸烟。如此倒也是好事,虽然没有了烟草税收,倒也让大家清清爽爽地知道了空气污染导致肺癌的严重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