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报记者 夏继锋/文图
一年前的全国
“两会”上,山东“300亿打造中华文化标志城”引发巨大争议。一年后的今天,这个被称为
“传世经典”的项目,又面临着怎样的考验与评说?
一年前,它悬赏890万元面向全球征集设计方案,而2009年3月1日,是方案征集最后截止日期。
如果说
“它一定要建”,那么,它可能是什么样子?身处这个“城”中的人们又在怎样规划着他们的生活?
【现场目击】麦田要变杨树林
3月10日早晨,薄雾笼罩着被称为“中华文化标志城核心区域之一”的九龙山脚下,碧绿的麦田绵延开来,在它南面和北面的肥沃土地上,分别养育了号称中国两大圣人的孔子和孟子。
这一天,曲阜市小雪镇南雪村的村民正忙着在自家的麦田里种树苗,大约两年后,这些麦田将被生长迅速的杨树林取而代之。光秃秃的九龙山默默地注视着脚下正在完成绿化任务的人群,这儿的一切都将因为中华文化标志城而改变,包括九龙山。
南雪村五组的村民韶大妈家有六口人的地,其中四口人的地要植树造林,男劳力都出去打工了,种树的任务落到她和儿媳妇身上。
韶大妈告诉记者,树苗是按照3元钱一棵的价格从村委会领取的,树苗长大以后,地里就没法种粮食作物了,剩下那点儿地能不能满足全家口粮,还是未知数。而村民孔令常家有四亩地,全部在植树造林范围内,他的爱人有点发愁地说:“将来只能靠买粮食吃了。”
小雪镇南雪村村委会主任李殿宝说,村里的地是标准的吨良田,非常肥沃,种上树两年后,地里就不能种粮食了,到时候会鼓励村民发展大棚食用菌等。
那么,村民在良田种树是不是自愿?有没有补贴?李主任说,这个项目是上面安排的,每亩地补贴村民580元。
这个植树造林的项目具体是什么样的?它和中华文化标志城有何关系?
【宏大规划】一年实现万亩造林
当韶大妈正在地里忙着栽树的时候,南雪村部分村民在地头插上五颜六色的旗子,迎接一支“尊贵”的植树造林队伍的到来。
3月10日上午10时许,有四五十人分乘四辆车来到九龙山下南雪村的麦田里,开始义务种树,并打出一面标有“中青年班”字样的旗子。据了解,这些人多是来自曲阜的科级干部,他们借在党校培训的机会,来支援九龙山的绿化工作。
随行的小雪镇农业站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植树造林属于“长江防护林项目”,这是一个国家项目,它既拉动内需,又符合中华文化标志城整体定位。据记者了解,同样在九龙山脚下的武家村,沿山地更多,它比南雪村先行一步,几百亩地已经栽上树苗。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已不仅仅在小雪镇进行。
在曲阜政府网站上,记者看到有关曲阜完成“万亩造林任务”的信息:山东省曲阜市林业局组织实施长江防护林二期工程项目,计划2008年~2009年完成1万亩的造林任务。项目造林地位于曲阜市东部、东南部和南部,涉及5个乡镇、街道38个行政村。防护林树种以黑杨、侧柏等为主。项目总投资125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100万元、市(县)配套资金25万元。
同为中华文化标志城核心区域的邹城则在实施另一项工程。记者在邹城政府网站上看到,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中华文化标志城承建地九龙山区域绿化工程,奠定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建设坚实的生态基础,全力加快中华文化标志城九龙山绿化步伐。邹城市编制了《邹城市利用世行贷款发展林业资源项目简介》,该项目计划到2010年,在九龙山新发展生态防护林800亩、防护经济林560亩。
【争议回顾】从是否要建到一定要建
去年3月9日,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政协主席孙淑义在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中华文化标志城建设,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建议》的提案。他在发言中透露项目建设地点确定在孔孟之乡的山东省济宁市。
此提案一出,立即引起一场激辩。当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主任安家瑶委员写出了《中华文化标志城项目必须再搞科学论证》的提案,指出:“命名要慎重”、“虽说孔孟文化很重要,但也不能代表中华文化的全部。”
针对争议,去年3月11日,全国人大代表、济宁市市长张振川表示:“允许有争论,但是肯定要建。”张振川和孙淑义还提到,这一工程有69名院士签名支持。
去年3月12日,山东省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建设办公室负责人还就“300亿元建一座新城”等敏感问题进行了回应。这位负责人说:300亿元仅仅是个别专家的个人意见,目前项目还处在“创意和构思”阶段,距离总体规划、工程设计、投资估算还有很大距离;中华文化标志城不是新建一座城,而是把曲阜、邹城以及九龙山融为一体。
官方的解释并没有平息争议,反而又传出“院士的签名有假”。有人发现,“中华文化标志城”官方网站上公布的倡议书上的一些院士名字存在误差。一些院士表示,自己是在不了解真实情况下签的名;还有个别院士认为倡议书上的签名是假冒的。
经历了去年3月份的那一轮舆论几乎一边倒后,中华文化标志城此后似乎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在其官方网站上,除了一些会议动态资料,鲜有新的消息出现。
但是2008年8月10日,山东省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建设办公室发布公告,把“面向全球征集方案”的时间延长到2009年3月1日。奖金不变:特等奖1个,奖励人民币200万元;一等奖3个,各奖励人民币100万元;二等奖6个,各奖励人民币50万元;三等奖9个,各奖励人民币10万元。
2009年2月19日,有关中华文化标志城的话题终于得到了济宁高层的回应。济宁市委书记孙守刚在接受山东媒体采访时说:我认为中华文化标志城建设项目不应该动摇,但怎么把这件事情做好,需要更加广泛地听取各方意见,集大家的智慧,研究怎么做好的问题,而不是研究做与不做的问题。
【方案征集】具体有多少方案不清楚
2009年3月1日是中华文化标志城面向全球征集方案的截止日期。现在,进展如何呢?
3月10日下午,记者赶赴位于山东济宁师专老院内的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建设济宁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询问征集方案的有关情况。张文科副主任向记者重申了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的重大意义,称“目前全人类都面临着一些迷茫,包括人与自然的冲突,文明间的冲突等,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把目光集中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上,中华文化标志城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提出来的”。关于方案征集情况,他说资料都在山东省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建设办公室那边。
随后记者致电位于济南市的山东省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建设办公室,曾被某媒体称为“中华文化标志城始作俑者”的高述群先生告诉记者,方案截止日期确实是3月1日,但是方案征集是以邮戳为准,所以可能有些方案还在邮寄途中,方案征集的其他信息,目前不方便透露。
对于此前媒体报道过的“在曲阜和邹城之间将建儒商会馆、亚洲文化联盟总部、世界华人会馆”,他说“从来没听说过这些项目,这是杜撰的”。记者向他求证,他本人是不是中华文化标志城的发起人?高先生说:“我哪有那么大的本事?我根本不是发起人。”
【民间猜想】要从4万亿中分一杯羹?
2008年12月,一篇报道再次把中华文化标志城推到舆论面前。该报道提出了“中华文化标志城会不会冲中央政府4万亿元投资而来”的疑问。据报道,对于“分食”4万亿一说,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建设济宁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宣传处处长张爱民表示,标志城还在前期准备阶段,方案征集尚没有完成,怎么可能向国家申报项目?
张爱民说:“搞建设一定要投资,但资金的来源渠道应该是多方面的,按照着眼长远、统筹规划、量力而行、精心实施的建设方针,建设也是一个长期的逐步推进的过程。目前,关于投资规模、投资主体、投资周期、投资渠道、投资运营等这样一些大的问题,都会深入研究,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充分听取和尊重公众意见,遵循法定程序,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国家有关规定办事。”
事实上,在中华文化标志城官方网站上,国家发改委《关于中华文化标志城项目有关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指出:鉴于目前山东省、济宁市已组建有较为完备的机构,可以承担起中华文化标志城有关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因此暂不在国家层面组建“中华文化标志城建设指导委员会”。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央政府不会对这个项目进行投资呢?
相关链接中华文化标志城
中华文化标志城基本概念:实际是以曲阜、邹城两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以“四孔”、“四孟”等古文物、古遗址为载体,以把两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融为一体为建设方向,使之更加具有中华文化标志意义和德化、教育、纪念、展示功能的独特的精神文化空间。
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内涵:中华文化标志城的规划区域,可以概括为“两城、两轴、三区”。“两城”就是曲阜和邹城。“两轴”是指华夏文化轴和孔孟文化轴。“三区”是指曲阜历史文化保护区、邹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九龙山文化生态保护区。
加载中,请稍候......